老子:堪称中国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表现出“追究终极”的思想苗头而中止于“社稷关怀”的大体意绪,且恰恰处于中国思想史的源头信史时代之“古儒”或“古儒学”的代表


在当时,老子作为周王朝守藏史几乎就是国家文化的载体,应可直接看见两种社会生态截然不同的区别:即局限于中原一隅的文明进步社会之纷乱、血腥、扰攘和动荡的现状,以及遍布于中原周边的原始氏族社会之有序、安宁、清静和稳定的故态第八十章:“小国寡民”、“结绳而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加上他对自然现象的粗略观察,因而在其《老子》一书中汉魏之后衍篡为《道德经》八十一章传世通行本,最早表达了对“天之道”的“柔弱”演动的猜测是为“道”,以及对“人之道”的“无为”应和的劝诫是为“德”


前者隐约而不自觉地影射了“递弱演化”的自然趋势第四十章:“弱者道之用”;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之至坚”等等,《道德经》直接论及“柔弱”凡十一处之多,后者朦胧而天真地提倡对“属性代偿”的人文反动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等等,《道德经》直接论及“无为”凡十次之多


由此造成理论上的巨大成就与巨大失误,也由此造成后继之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压抑而保守的基本素质。

 

其巨大成就在于:

 

(一)他试图建立一个足以规约一切人文现象的宇宙观,并首次混沌地提出了“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的天演理论,这个说法暗含着“弱化现象是“道”的展开和实现”之意蕴,尽管他本人及其后学都未能透彻地证明与阐发此一最重要的“道论”思想,甚至一直将它曲解为不着边际的纷纭误谈。

 

(二)他相当连贯地论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理念,并首次含混地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的德行准则,这个说法暗含着“以‘有为’为表征的文明趋势是灾祸之源”的意蕴,即老子所谓的“无为”旨在排斥一切“文明化的作为”乃至“人文化的产物”而非朱熹所云之“全无事事”或媚俗之谈如“有所为有所不为”等等,尽管他本人及其后学都未能意识到“‘有为’正是‘弱演之道’的属性指标”之“德论”要义,甚至一直将它曲解为权谋治术的行政策略。

 

其巨大失误在于:

 

(一)老子的“道”与“德”指“万物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然而他却将一切人文现象视为“失道”和“失德”《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表现,排除在“天道”与“物德”之外,故而提出“绝圣弃智”、“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等“复归其根”《道德经》第十六章的主张,以借此达至“返回自然(道)”的目的,殊不知“人类文明的恶性增进过程”恰恰是“道”的后衍产物与“德”的厉行方式。

 

(二)正是基于上述错误,老子才提倡退回到类似于生物亲缘群落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去,即所谓“小国寡民”、“结绳用事”《道德经》第八十章的最高理想境界,这种格外彻底的“反文明”与“反文化”情结举世罕见,却无疑是老子学说符合逻辑的必然结论,只可惜,世间万物的演化程序仅有一条单向度的运动轨迹,丝毫不给人留下两端跳跃的任何余地。

 

(三)上面所说的“符合逻辑”与“两端跳跃”,乃是指贯彻于老子思想之始终的“辩证逻辑”,即所谓“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的“反动”思维范式,要知道,辩证法原不过是理性逻辑的初始过渡形态参阅《物演通论》第九十七章,人类早期的思想家一般都无法摆脱这种局限,然而,学术界通常总是把这一部分看作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及价值所在,可见其误读与偏失之严重。

 

再补充说明一点:特别被人们推崇的“无为而治”的政治实践如汉初文景时期等以及“谋略权术”的引申之意如“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虽然不能说不是老子的原意,但肯定不是老子的深意。因为老子的主张不是“大国一统”或“繁华盛世”,也不是“有所作为”或“玩弄智巧”,而是“国更小,人更愚,事更简,物更朴”。、


总之,老子认为,只有“一无所为”即如《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所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地退回到“动物亲缘社会”或曰“原始氏族社会”中去,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忧患和危机。毋庸讳言,这其中既包含着深刻的见地,也暴露出思想的混乱。但,非此则不足以理解老子思想的原旨与主线。

 

所以,应该说,老子的学说仅仅处于直觉的和猜想的初级阶段,他尚无法使其思绪形成系统或者说还只是一个断裂的、扭曲的系统雏形,更无法对其朦胧的猜想提出证明或者说无论其“逻辑证”与“经验证”都还只是一个萌动。但必须承认,在整个东西方思想史上,老子显然是第一个对弱演代偿现象略有触及的哲学家。


老子学说,歧义纷呈,此乃一切古老思绪所处的原始分化位相使然,故而颇可细细玩味,未尽之处,另文拾遗。又,顺便一提,我本人在着手写作《物演通论》和形成思想提纲之前,并没有真正看透老子,写至中途,陡有所感,于是重阅《道德经》以及帛书、楚简等相关考本,才恍然悟出老子含混文字下面的精意,故在拙著中专辟第十五章简要提及。但毫无疑问,我的思想倾向和哲学内涵具有潜移默化的东方色彩,尽管其逻辑方法和推论形式是西哲式的。

 

2007年8月21日凌晨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