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第一百四十一章 中级社会类型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将动物中级社会形态人为地划分为两大类型:
其一是主要由性别分化所造成的亲缘性构合,它最初仅仅表现为比较单纯的异性亲和(如大多数原始后生无脊椎动物以及某些低等卵生脊索动物,其子代的体质发育相当简单,出生后即可独立生存而无须仰赖亲代之照拂);随着生物系统进化的变异代偿,体质分化渐趋复杂,以至于子代的出生只不过是胎外体质发育过程的开始(最典型的莫过于哺乳动物),于是,子代对亲代的生存依赖性或幼稚依附期倾向延长,血缘家族性群体由以形成(可见,任何“情愫”,无论是两性之间的爱情抑或是两代之间的亲情,归根结底都是物演分化和残化的派生性特定依存属性);但同类个体之间的求生行为性状无大分别。
这一类型构成整个中级社会的主体,几乎囊括了原始人类在内的全部真兽纲物种。
中级动物社会从总体上看之所以显得聚散无定,且各物种之间的群化形态差异颇大,其原因就在于亲缘性体质分化的多样性规定。不过,它的自然发展趋势显然呈现出从离散态向聚合态演进的基本特征。
【以性活动的周期性限制为例,性周期的波动有碍于社群结构的稳定和种群繁衍的进行,随着动物活动半径的逐步增大,它们所面临的外界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也许在它们的发情期和生育期季节(亦即它们的社群聚合高潮),恰恰会遭到不期而遇的气候剧变、食物匮乏或天敌骚扰等等,如果种群内部的某些成员渐渐发生了性周期模糊化的突变积累,使其繁殖可以避开这些困扰,则势必造成赋有这种新性状的成员其后代的数量相对增加的结果。
如此进化下去,后衍物种的性周期现象就会慢慢消失,既往那种依靠周期性的体内性激素波动所激发的性活动方式,将被随时保持群内异性接触的性活动方式所取代。这种变化使动物个体的群化聚合程度大大提高,使它们的群聚行为从若即若离的间断状态上升到强迫性的持续状态,再加上由于体质分化所造成的机体构成状态过于庞杂,遂致子代发育和哺育的难度亦趋增大,从此令它们的社会集聚无论多么难受也分离不得了。】
其二是在性别分化的基础上同时分化出求生行为性状的个体差异,这种情形立刻导致任何个员一旦脱离自己所属的亲缘种群即无力衍存,结果,其体外代偿的社会结构形态一开始就分外致密,以至于它们的社会组织关系俨然就是以体质分化为模版的另一层有机体,甚至颇像是人类晚级社会的预演。
【此一社群类型较多见于体格小巧、器官组织系统的分化程度相对偏低、生物进化序位尚处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物种,最典型的莫过于膜翅目昆虫。
譬如蚂蚁社会一般由体型壮硕的众生之母即雌性蚁王统帅,辅以专事配种别无所能的雄蚁、雌性器官发育不全但采食筑巢却另具天赋的工蚁,以及生理性武器装备齐全且秉性就显得骁勇暴躁的兵蚁共同构成,它们格外默契的社会协作本能令人叹为观止,有华章为证:“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引自《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著,李绍明译。)】
然而,由于中级社会的这一类型相当冒险——因为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分化稍有差池,则不免造成整个种群的灭顶之灾(须知体质性状一旦形成即难以变塑,而这正是晚级社会只能通过具有可塑质态的智质性状分化方能达成高密度社会结构的原因之所在),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着一个所有社群成员的变异配合度问题,它要求硬态体质性状的分化变异必须在整个群体中共时进行、一变俱变,而且各自变异的方向必须一丝不差地统合在你消我长、环环相扣的格局内,否则,任何规模化的种系变异反而可能导致该类物种陷于灭绝——所以,它很难再有新的变通和发展,亦即它的社会构型过于完善,几成定局,就像惰性元素的原子构过于完善,因而失去了分子进位的前途一样。这也是此一社会形态虽然看似相近于晚级社会,却终于不能成为晚级社会增长的接点,且亦不能成为中级社会之主体构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