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生物组织分化之后所发生的体质分化或体质性状分化,是中级社会结构得以确立的基础。

 

【此处所说的“体质”与上文所说的“机体”同义,即均指由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构成的、高于单细胞生物衍存层位的生命质态。】

 

这就有必要首先说明造成体质性状分化的原因和特点。所谓“体质性状分化”,盖源于细胞组织化必然造成的三重生存障碍:

 

a.物能代谢障碍——细胞集聚导致细胞体表营养面积的大幅减缩甚至完全遮蔽,其遮蔽程度直接规定着细胞之间物能供给的组织化程度,即组织化程度越高的生物,代谢程序越曲折复杂,而代谢程序的复杂化又要求机体只能选择生化能量较高的食物,结果造成组织器官系统的愈益褊狭和物能代谢的日趋危机。

 

【所以,最初的细胞集合方式必定采取膜遮蔽最小的简单组织形态,如线状、枝状、微桑葚状或中空球状(如団藻),而最初的多细胞中、后生动物则是尽量减少膜遮蔽的多孔动物门(如海绵)和两胚层细胞均呈外向的肠腔动物门;至三胚层的扁形动物阶段,多数细胞悉遭遮蔽,于是,其体质结构随之开始了器官和系统的分化(有消化、排泄、神经等系统以及感受器官和生殖器官等);此后的动物机体结构及其群体营养配置有可能朝个体体质分化的方向演变——此乃结构化生物社会相应产生物质交换(或“经济秩序”)制约的自然前因。

 

b.遗传增殖障碍——将细胞嵌入机体结构之中的组织化存态非但使简单的细胞裂殖成为不可能,而且机体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抑制所有体细胞的增殖潜能,否则即形成癌性损害。于是,各个细胞不得不把它们的遗传属性转交给机体的某一代理器官来实现,就像晚级社会的每个人不得不把他们的政治公意托付给某一代理机构来实现一样。不待说,体质分化越复杂,孕育难度就越大,相应地,繁殖系数愈益减小,后裔抚养日趋艰辛。

 

【所以,最初的多细胞低等动物多为雌雄同体,且主要采用游离配子体外受精的简单方式来增殖,尔后进化为雌雄异体的卵生繁育,再后才变为需要极其复杂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来支持的胎生哺乳的孕育过程。这里明显表现出同类生物之间的体质依赖性趋于上升的倾向,即异性之间的同代依赖性增加,以及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世系依赖性增加——此乃结构化生物社会相应产生社群体制(或“政治制度”)制约的自然前因。

 

c.信息媒介障碍——细胞融合不仅遮蔽了细胞自身的体表营养膜,而且遮蔽了它们各自的信息感应膜,与此同时,整个机体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却越来越繁杂。结果,一方面是感应受体的缩减,另一方面是感应需求的递增,相逼之下,高能度的感觉器官和感知系统不得不代偿于“感”,高动量的运动系统和能动体质亦不得不备以为“应”。为此,机体组织更须精密化和灵巧化,反过来又加重了物能代谢的苛选度和遗传增殖的工塑度;而且神经精神功能亦须进一步强化,亦即逻辑化,是为“感性”、“知性”乃至“理性”等一切“主观(属)性”得以发展之渊源。

 

【所以,最初的多细胞低等动物至多只在某些体表部位生出个别特化的感受细胞,自扁形动物尤其是脊索动物以降,随着机体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物种的“感知逻辑度”和“能动自由度”相应进化,甚至于不得不在同类个体的体质和智质之间分化发展——此乃结构化生物社会相应产生信息交流(或“文化体系”)制约的自然前因。

 

也就是说,“体质分化”或“体质性状分化”是这样一种自然结局:当细胞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定限度上时,生物的组织建构和组织分化必然相继予以代偿;当组织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定限度上时,生物的机体建构和体质分化必然相继予以代偿。这是因为任何一步自然分化都会造成分化物的存在效价有所流失,或者说,任何一层分化进程都是自然总体递弱流程的体现方式,这就要求建立某种相对应的“残弱依存补助体系”或曰“组织结构代偿体系”,由以满足“阈存在”或“存在阈”的自然规定。于是,分化是结构化的根据,结构实体又是进一步分化的新的起点,如此层层演变,直至在体质性状分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体外生机组织——亦即“生物社会结构”——的自然巨厦(或宇宙递弱代偿衍存的全序列)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