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严格地讲,所谓“感应方式”的差别其实仅仅表达着“感应能度”的代偿量级,其情形俨如一切自然存在物的“存在形态”(或“类别”)其实仅仅表达着它们各自的“存在能度”(或“程度”)一样。 【譬如,石头(分子存态)与金钱豹(生物存态)这两 “类”东西其实并没有质料组分上的差别,它们之间之所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类别,全在于处在不同衍存位置上的存在形式或存在形态,其内涵的存在效价和代偿效价有所不同使然。相应的,石头在分子水平上的感应方式与金钱豹在感官水平上的感知方式亦随之大相径庭,这种感应或感知方式的差别同样不与它们之间的外在类别相关,而与它们各自内涵的存在性之构成相关,即它们各自必定采取(或生成)与其存在程度相一致(或相适应)的感应感知方式以求衍存。(请记住,“感知”不过是“感应”的属性增益延展而已,因此在基本概念上仍属“感应”一族;正如“生存”不过是“存在”的衰变存续方式罢了,因此在基本概念上照例亦属“存在”一族。)如果说,金钱豹的感知方式与感知效能远比石头的感应方式与感应效能来的强大和复杂,那只是由于金钱豹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效能远比石头的存在方式与存在效能柔弱得多也艰难得多的缘故。】 换句话说,处在某一存在度层级上的存在者必然采取相应的存在形态以及相应的感应方式,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即采取某一特定存在形态和特定感应方式的存在者必然处于某一特定的存在度层次上,所谓“类型”的分化就是“度量”分化的现象形态,只不过分“度”之间的微妙差别常被人们忽略失察或忽略不计罢了。 总之,自然界中一切形式的感应性能都不外乎是与感应者自身存在态势(即“存在度”)相匹配的存在规定性(即“存在性”)之产物,此乃物质感应现象的自然共性或自然统一性之所在。
打赏
打赏功能已关闭
微信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Or
手机扫一扫,精彩随身带
转载请注明 : 文章转载自 物演研究会 《物演通论》:第七十五章 感应度与存在度
本文标题: 《物演通论》:第七十五章 感应度与存在度
本文链接:https://wuyantonglun.com/post/105.html
东岳老师的递弱代偿对达尔文进化论,如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是整个人类思想的一大突破,是中国大国崛起思想文化领域的镇国之宝。
人类社会如地心说
同上
东岳老师的思想,课程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为他第一次把人类思想成果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时间线,留下清晰的演进脉络
王东岳先生是 少有的大明白人,而且还能准确的说出来和极其形象地入木三分的表达出来!
王东岳先生是我的人生启蒙老师 ,得不到答案的人生思考和追问,这里应有尽有!听君一堂课 胜读十年书!
评价想当到位,王先生确实厉害。如何得到课程啊
评价想当到位,王先生确实厉害。
精彩
一生俯首拜东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