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坐标示意图中的所谓“奇点”在哲学上可以表述为:当“存在”尚处于存在度趋近于1的存在状态之际,由于代偿性分化几近阙如,存在本身近乎没有任何属性发生,亦即近乎没有“可认识性”或“可现象性”,因而乃是处于没有任何形容词或摹状词可予修饰或阐发的那样一种存在状态之中,是谓“奇点”。


 
【注:“奇点”移借于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在这个“点”上,任何感性直观或逻辑推导、包括数学和物理学上一切可用的演算方法和检测手段均不能对其有所涉猎,从哲学认识论方面着眼,根本的道理已如上述。

又,在此显示,“认识”与“认知”是两个具有代偿相关性的不同概念,正如“现象”与“表象”是两个具有代偿相关性的不同概念一样。而且,认识过程一定滥觞于属性分化过程,且一定是分化了的属性之间必须发生耦合关系的代偿产物。(详论见于卷二。)】
35.jpg
 
横轴t表示演动向度,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时间流程,而是借以概括第十三章中从a到f的总体演化态势,也就是说,它包括从前时空质量时空系统全部宇宙衍运维度物态衰变区间(坐标纵轴与右端虚线之间);
 
纵轴Ts表示演动量度,它把存在阈给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阈效价”,即从坐标横轴到存在阈平行线(上端虚线)的垂直高度就是阈效价的恒定值
 
这个恒定值之所以不是一个表达常量的点(奇点被表达成整个纵轴,阈常量被表达成阈平行线),乃是由于自然存续的进程把它从最初的一个点延展成了一条代偿等位线,所谓“等位线”,就是一切存在物既不能有所超越也不能有所缺失的普适常数规定,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物实现其存在的等位效价等位阈,故谓之“存在阈”;
 
而这个表现为平行等位线的“阈效价”,其实是由坐标中的那条下倾偏位线(呈直线或抛物线)所分隔开来的上下两种效价共同合成的,所谓“偏位线”,就是一切存在物既不能保持恒定也不能逆向运动基础变量规定,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物实现其衍存的必然偏失,所失者,“存在效价”是也;
 
所以,偏位线以下的面积(Ed)代表自然总体存在效价,其演运形态呈递减趋势;相应地,偏位线以上的面积(Cd)代表自然总体代偿效价,其演运形态呈递增趋势;二者之间的反比互补动势构成了等位阈效价的内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