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发生
从生物进化的过程来看,人类的学习能力也是从动物的感知属性中增长出来的。当然,如果继续追溯,动物的感知属性又发端于原子的感应属性。

《物演通论》第一百五十九章指出:

小碛鹏在母鸟哺育下能唱复杂的曲调,假如隔离饲养,它只能唱简单的曲调,说明唱简单的曲调是本能,而唱复杂的曲调是已经经过了学习。

 

另外,蜘蛛的惯化学习、小鸭子的印随学习、章鱼形成条件反射的联系学习、蜗牛走迷宫的试错学习、某些动物隔板取物的洞察学习以及黑猩猩的推理学习等,都说明了自然界没有飞跃,人类的学习能力不过是动物进化中感知能力的升级,而且这种能力是递增的,如钻迷宫训练中,从章鱼到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到灵长类如黑猩猩(即类人猿),成功完成需要训练的次数是递减的。

 

这种学习能力,其实就是我们“感知”或“知”的能力,来源于原始物理现象中的“感应”属性,包括初级生物的“感性”、中级动物的“知性”、晚级人类的“理性”。我们所说的“精神”,一般是指“感知的总和”。

人类日常活动中的用智状态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动物的知性判断,只有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才会使用理性。

 

现代智人以前,人类的感知能力即学习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个阶段,动物或人只是基因的载体;智人以后,文化对人类求存的主导作用就代替了基因对动物求存的主导作用,发挥着和基因类似的功能。文化的继承与遮蔽一如基因的遗传,文化的反思与发展一如基因的变异——此时,人类是文化的载体。故《物演通论》第一百六十章指出:

智质承传与体质遗传之间具有颇为相似的一贯性特征。【意识形态的定格或僵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必要基础,因此,即使智性的认知成果逐代积累,在相当一个演进阶段,一般也不突破社会既成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学而习之”不仅是生命体质借助于“遗而传之”保持其存在态势的智质转化形态,而且,后天学习与先天本能之间同样具有颇为相似的一贯性特征。【一切学习过程总是表现为使智性创造活动遭到屏蔽的效果,即无论学习的内容正确与否,任何人都很难无条件地改变对它的确认和固执,这种情形正是动物从本能过渡到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叫作“印随”或“仿随学习”:“刚孵化出来的小鸟,跟着它的母亲学习,实际上也可以跟着它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第一个行动中的东西学习。例如,假如一只小鸭在一个绿色的盒子旁边孵化出来,而绿色盒子走动,小鸭就会跟着它走。假如它在盒子旁边呆过一个时期,它甚至会永远跟着盒子,而不跟着它的母亲或同伴一同行走。这个行为对于以后的行为也有影响,例如它长大了在求偶时会追求像早期引随时那样的对象。”(引自《普通生物学》 张宗炳撰章)

另一种原始的生物智性经验状态叫作“惯化反应”,亦属于学习行为中不可摆脱的基本定式:“这就是在用一个刺激重复处理时,动物的自然反应逐渐减弱,最后可能完全消失。例如,动物对于一个不很强的声音会转过头来对着声音,但是它在多次听到这声音后,它转向声音的反应就越来越少,最后就完全不转向声音了。蜘蛛对于音叉振动的强声有逃避行为,但多次处理后,反应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躲避。……小鸭对于鹰的模型的逃避行为也是如此,但是对于鹰的侵袭,因为各次的刺激有所不同,就没有习惯化……。习惯化不是由于疲劳,也不是感觉适应,因为反应随着刺激处理的天数增加而减少,并且在刺激停止以后一段时间内,它还保持习惯化。”(引文出处同前)这种学习行为模式导致学习的“失学”状态,即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反而自动处于熟视无睹的“失察”情境之中,一旦有人指出它最表浅的某个属性,常令众人讶异其简明中的深奥。再者,人类群化生存的历史一直是一部“死者捉住活者”的历史,即传统的作用不仅不易改变,尤其不易觉察,这种惯化反应保持了人类总体生存的稳定态势,尽管它也令本性浮躁的人类偶然感到憋闷得难受。】

 

也就是说,文化学习的天然遮蔽性一如基因的遗传,而文化学习的反思(包括理性的极度调动)和交流则如基因的变异,形成文化的发展。无论社会文化还是个人认知都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学习交流和自我反思突破认知遮蔽,是整个社会乃至个人都需要的。


 

(二)教育的目的

从最前端的简单学习可以清晰地知晓学习的目的:碛鹏的叫声是求偶的能力表达,关系到碛鹏的繁衍,其他动物的学习也都与自身的求存相关,而人也不例外,人类的“知”是人类求存的代偿,且唯因有“知”,才得以生存。故《物演通论》卷二第六十九章指出:

于是,对“知”之本身,开始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义:即“知者”之所“知”,无非限于“在者”之所“在”。质言之,知者只能获知与自身之存在程度相关的要素;而且只能以与自身之代偿程度相关的方式求取其知。

 

通俗的说,人类的知识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处于怎样的衍存位相或发展阶段,就必然有怎样的知识以维护人类社会的存在,后衍社会的知识也必以前衍社会的知识为基础。所以,后人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行,一方面需要继承,一方面需要发展,发展的条件需要充分的文化交流。在全球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为维护人类的整体求存,必然融合发展出一个适应全球求存的新文化。《物演通论》正是东西方文化底层兼容的产物。

 

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个体的求存行为耦合成社会整体的求存行为,故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反思最终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所有个体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反思耦合成整体社会的智质或文化(即人类的精神存在),所有个体的实践耦合成整体社会结构本身(即人类的精神载体)。所以,不能很好耦合的过时的文化会在反思中逐渐被淘汰,根本原因仅仅是它已经不能取得当下社会求存的适应性。

采集狩猎时代的生存模式不需要专门的老师,教育通过实践直接完成,女人跟着别人在采集中就掌握了采集需要知识,男人跟着别人在狩猎中就掌握了狩猎的知识。

老师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人类的感、知、应越来越分离而出现的,如我们要学会一项技能或掌握某些专业知识,一定要经过那么长时间跟着老师的学习才能完成,不可能在实践中很快全面掌握,虽然,实践同时是最快的学习方式。感、知、应分离的越来越严重造就人类学习(即感、知)的时间越来越长,即人类社会整体的依存实现不断积累和创新下的越来越多的知识。

虽然很多知识貌似并不直接可用,如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如哲学,但这些却是一切有用知识的基础,哲学更是面对整个世界的最大范围的“感”,以达成朝向整个存在的“应”,在这个尺度上才能找见人类最有效的整体代偿和依存。


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永远是增长的,尤其是文明化以后呈现为指数级增长,如工业时代科学下的分科越来越细致,工业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培养工业化社会机器标准零件的流水线。但每个人先天的差异性使得个人作为标准件是没有内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当下教育满足的是社会的整体生存状况的需要,而个人的生存状况与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机遇密切相关,且任何情况下永远都不该忽视的是人身心的健康与完整,否则,个人身心的残缺隐含着各种社会矛盾。可以预料,未来后科学时代的社会生存状况下,社会整体求存对个人的要求会有越来越大的差异性。

社会处于怎样的生存状况,就会有怎样的教育。专科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育专业型人才的必须。就算个人的学习方式完全自由,也需要完成专业领域的精深学习,只不过驱动这个过程更有效的是内在的兴趣和需要。


当下专业性思维所造就的教育结果是成绩越好的越适合打工,成绩不好的反而适合创业,没有专业学习能力和兴趣的人,未必没有整合资源、理顺各种关系的能力和兴趣。而现在,各种创业学习营得以繁盛的基础就是弥补了当下教育中的缺失和不足。


人类文化的目的是维护人类的整体求存。个人认知的目的是达成个人在社会中的求存。二者有矛盾的地方。所以,个体的认知需要有个整体的宇宙观以保证自己求存的方向在人类整体求存上尽量不是负面效应,但这一点实现基于全部个体共同的世界观构建起来的统一的社会,否则不同的个人只能适应不同的社会。


 

 (三)教育的本质

基于教育于社会与个人应该完成的潜在求存功能,教育的本质对人类整体而言就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反思,对个人而言就是最大化的调动个人基因的先天优势和后天机遇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以最好的达成与社会的依存(用《物演通论》的话就是个人用以建构其社会组织的主要自体嵌合面)。

因为当下社会的发展通过智质分化(即分科)与耦合完成,所以个人的求存在分化的路径上遵循长板理论而不是短板理论,即个人都是以自己最专业的那一部分特长参与社会功能的实现。但对个人而言,分化导致的狭隘认知又需要跨界的反思才能保证个体认知的生命力。正如同一棵大树,枝叶分化的茂盛程度取决于根系的发达程度,或者如盖楼,地基越深,楼层越高。任何个人想在某个行业达到顶尖的高度,成为一个行业的引领者,一定需要宏大的视野和潜在的哲学素养。

认知跨界的有效耦合才能形成整体的宇宙观(这也是哲学家才能缔造世界的原因,即哲学家该有的素质是:认知的广度能打通人类的总体认知,认知的深度足以在自然科学的某一方面实现细节的解读)。行业跨界的有效耦合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结构的高效运转。所谓“界”,就是把本来一体的“知”(《物演通论》中的“感”)和“行”《物演通论》中的“应”)进行分科和分工,而分的目的还是为了最终的耦合,耦合的最高效原则自动调整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个人的教育要遵循个人的兴趣才能形成自己的长板。所以,王东岳先生在讲课答疑回复子女教育问题时指出:

我个人的做法一直是放任其自由生长。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天才的孤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其天分的表达。今天的分子生物学已经明确每个人的生理性状,比如体质、样貌、甚至每根眉毛怎么长都是基因决定的;同时,基因还决定着你的性格、气质、甚至思维倾向(当然后天也重要),而每个人的基因组型都是不同的(除非单卵双胞胎)即任何人都独一无二,世界上连两片相同的树叶都没有更何况人。每个人天生的能力总和是相仿的,即人的智商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每个人的能力倾向是不同的,比如感性思维能力强的人适合从事艺术和技术,理性思维能力强的人适合数学和哲学。

故,最好的教育就是针对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充分调动其独特的天分。这是教育的功能。但我们无法打开每个孩子的基因图谱去确定他的能力或天分,所以,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子女提供一个丰富的文化平台,然后顺着孩子的兴趣让其自由生长。兴趣的方向就是天赋的方向,无压抑的天然兴趣的扩展过程就是“天才”的成长过程。

应试教育一定是扼杀天才的教育,教育的功能就是因人施教,充分发挥个人兴趣,让其个人能力倾向得到充分的释放。

 

如果个人教育完成的仅仅是社会功能的实现,其实还不够完整。社会机器需要的只是螺丝钉,但站在个人的角度,如果追求的是幸福,还有更多的基础: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家庭和谐等等。这些依赖于一个人的专业以外的认知、素质和成长。所以,这部分是个人教育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让人成为真正完整的人,而不是只拥有专业长板的机器。


因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系统的匹配至关重要,而匹配的关键还是人。人是教育最直接的产出,是这个社会最基础的产品,所以,教育是所有行业的基础,奠定个人及整个社会的未来!


(四)自然天成的环境教育

 

《中国茶密码》的作者罗军如是说:中国茶有二条神秘地带,一是北纬30度分布的地理神秘地带,以徽州为代表,以绿茶为特征,主张叶子文明的抗氧化活性功能;另一就是北回归线分布的文化神秘地带,以澜沧江为代表,以普洱茶为特征,主张叶子文明的辅助代谢功能。他通过茶的地域性,即茶的发生学去理解茶,我认为这是很地道的,因为万物包括人都是先天加后天的产物。先天是种子、是基因、是可能性,后天是实现某种可能性。而教育,就是实现一个人基因条件下的最好可能性。橘化为枳,彰显的就是后天的力量。

一个人,说到底就是先天加后天的集成,理解一个人,除了先天的基因下的不同,还需要从其环境、经历上去理解和了解。每个人纵向的历史构成当下的自己,当下的际遇和选择塑成明天的自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本土文化,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文化环境。怎样才能教育出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人格和素质完整的人,也是要从人的身心灵的成长发育的发生学原理上去理解。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长成不同的人,而所谓教育,其实就是给予孩子一个最良好的环境,自由生长为最好的自己。这个最良好的环境应该包括:1、家庭环境、教学环境都能提供给孩子通过模仿而自觉形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是人最基础最根本的属性,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提供了一生的正确养生方法。提供干净的空气、水和食物,是这个环境应该给予的。2、提升孩子的感受力,完成爱的教育。没有丰富的感情,没有同理心,没有相似的经历和处境,很难真正理解别人的感情。所以,爱的教育是心灵最基本的教育,让你具备爱别人和享受爱的能力。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构建我们一生幸福底层。3、有了自我意识后,要学会理性的反思,这样就具备了永续成长的能力,也具备了理性学习的能力。毕竟,一生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不断突破认知遮蔽完成的,无论是对健康、对精神、对社会、对宇宙、包括对某专业的认知都是需要更新和成长的。

 

老子说不言之教,指的就是孩子自觉完成的一切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东西。孩子自己有感触的认知才能真正长成他自己的东西。言教若没有进到心里,就只能是言语,如风刮过而已。学习永远都只能是内在要求下的自我学习才配算学习。

 

动物求存需要的知识很少,几乎是固定的;而当智人以后,人类通过智质分化完成社会的分化与发展,此时的社会加速度演化,知识增量呈爆炸状,由此注定了每个人一生学习的常态,即生存行为注定要与学习行为合一,没有学习的自觉,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时代抛下。这也是在时代环境下的永续成长,而能够永续成长的基石就是良好的基本教育奠定了自己的精神的完整性,且能保持反思以不断突破自我认知的遮蔽。

 


个人生命短促,知识量却暴涨,可谓生有涯而知无涯,对无涯的追逐没有尽头。但个人信息量的增长、知识的堆积不代表认知的提高,认知能力是对信息量的整合能力,是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

我们的认知,并不来自于我们的经验,经验只会向我们提供杂乱无章的素材,认知来自于我们对这些素材的逻辑重构,因此不用追寻无边的博学,而要寻求思想的整顿,这才是知识力量的源泉,这才是思想的力量,这才是个人认知不断分化、耦合、重构的良好生长,也是人类认知不断分化、耦合、重构的良好生长。而与之对应的基础是怀有永恒兴趣与好奇的心、独立认真的思考以及能不断反思自我,更深的基础则是良好环境下充分的思想自由。


福冈正信用自然农法种水稻,认为只要给予水稻一个良好平衡的生长环境,水稻会自然成长的很好,根本不需要农药。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样。让孩子自然自由生长的前提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包括文化氛围、父母良好的示范效应、父母的自我成长等等。一个有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父母一定不会要求孩子听话、不会轻易给孩子固定是非的标准、不会有不良行为的呈现,这种情况下的自由是良性的,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也是顺畅而平等的。没有这种前提的自由成长就是放任,对自己放任下的自由就是对孩子的放任。


归根到底,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自身不断的反思、学习、成长,老师不断的反思、学习、成长,社会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反思、修正,才能构建一个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最好环境,长成可能的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