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虎伤人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表层上引发的是非讨论总是各有角度各有道理,但任何事件都是多因素的结果,简单的是非论断总是肤浅的,唯有进一步深究事件的原因才能警醒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作为。

 

此次老虎吃人事件我看到的评论主要有:一、活该论:违规逃票丧命活该,健壮的人道主义崇尚理性的规则,维护道德高尚(守规矩)的人。二、同情论:人道主义是基于人类这个整体,为同类生命的逝去而惋惜,即使有过错,罚不至死。三、门票猛于虎。

 

我绝不敢说活该的话。因为,我也逃过票。我清楚的记得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年,我偶遇自己在大学里暗恋过的人,然后就一次次跑到他所在的学校去和他见面,直到最后一次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钱,在返回的途中,我身无分文,连买公交车票的钱都没有,也没敢给售票员说明。很奇怪那一次售票员竟然没有找我买票,但那种惴惴不安的感觉我清楚的记得。我不知道那些持活该论的人是不是这辈子从来没有逃过票,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逃票,是身上钱不够了还是买了这票就没法返回家或者影响到接下来的生活,我无从得知他的详细情况,自然不敢妄下判断!但我明白,同样一百五十元,对不同的人而言价值是不同的,值得为此担多大的风险自然会有不同判断,就好比战乱中即将饿毙的人会为了一口吃的豁出命去,本质上是一样的。值得与家人分别入园的金额对其而言自然不是小数目,否则试想一下,你和家人去旅游,全家其他人做飞机,唯独你做火车或徒步,不是很有毛病吗?(当然翻墙违规且有危险,坐火车不违规也没有危险,不是恰当的类比,但之所以愿意承担风险也是利益的诱惑,足见一百五十元对其重要的程度,也反衬出他对家人的爱的程度——当然,如何正确的爱是可以另外展开的一个话题。对家人最好的爱,不是牺牲自己,不是不平等的对待彼此,而是努力让自己和家人都活的更好!即使物质条件不好,也能同甘共苦,共同进退。)

有些文章说人道主义是一种理性的规则,但我相信它之所以会形成规则本身就是人性共同的情感诉求。同情本身就是每个人作为人类整体一员对同类天然存在的一种情感。虽然当事人没有遵守规则的良好素质,没有判断事态轻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确实是穷,并因此而丧命,我们只要换位想一想他妻儿的感受就不能单纯斥之于活该!各种道德评价历来都是最肤浅的,除了拔高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再无其他用处。正如庄子所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各种小人物能恶到哪里去?常常只是丢了自己的性命,而各种以冠冕理由发动的战争,哪一场不是为了利益?!

至于门票合理与否,相信从动物园到不同阶层的人看法肯定不同;不同认知不同眼界的人判断也会不同。

 

每逢遇到这样的新闻,只要女儿在身边,我首先会给女儿看,然后告诉她: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千万不要让自己涉险。如旅游中背包滚落悬崖边,一定找专业人士求救,不要自己冒险去够;如手机掉到河里,第一时间放弃,不要想着打捞。如果遇到坏人,自己又没有抵抗的能力,保命永远是第一原则。没有体力就凭智力,一切身外物都可以不要,甚至有些时候哪怕忍受些许伤害屈辱也一定要让自己活下去!活着,就能改变一切!没有钱可以再赚,被伤害了可以报案把歹徒绳之以法!千万不要为了虚妄的名声或者利益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本身,就是活着的最重要的目的和根本!

 

所以,我认为当事人之所以把自己置于险境而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面对选择,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个人认为那是认知的问题,而认知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每个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个人的认知,所以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个人都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认知是否有误区,才能不断成长!

另一方面,每个个人的认知都基于他所受的教育,这个就不仅仅和个人是否好学有关,也和他所处的家庭、环境乃至他能接触到的社会环境都有关。此次事件发散开来,社会需要思考的是:整个社会为那些最底层的人提供了怎样的教育保障?给那些贫困的人提供了哪些生活保障?一百五十元的票价到底高不高?动物园的服务受众到底是谁?

 



关于人活着的意义,一直是人类文明下从教育到认知上的最深的误区!

《物演通论》序言中说:

须知一切“意义”说到底都是为了达成“无意义的存在”。即“存在”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倒是由于“难以存在”才生出了种种“求存的意义”,如此而已,或如此而不能已。

《物演通论》第一百一十章更详细的指出:

那个最初的“无属性存在”无疑是最无聊、也是最无谓的存在,它的存在犹如不存在,因为它近乎于无“生”无“死”,或者说近乎于“生死同一”,于是它成为“永存”并成就了后来的“求存”。【这种“存在”或“永存状态”就构成“无意义”的基底或“意义”的基础,因此才说“存在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见本书第一版序言),一切“意义”均导源于不能保持这种“永恒状态的存在”而又不得不勉为其难地追求“代偿势态的存在”,由此引出了一系列“求存”的内在要求和外在意义,所以说“反倒是由于难以存在才生出了种种求存的意义”(仍见本书第一版序言),此乃“意义”得以发生的终极原因。】

 

通俗的说,万物因其本身存在的有限性(即注定消亡)使得“惟求存在”成为其存在的根本目的,生命的终极意义也是求存,故一切人为追求的外物皆应该为求存服务,而由此衍生的所有求存的手段都是辅助意义都是末,唯有生命本身是目的是本。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所谓“内”即本即目的,即身心;所谓“外”即末即手段,即作为生存的条件或外物。

 

所有在求存中、在追求快乐与幸福中失去存在,都是本末倒置了的缘故。

见过一个视频:在冰雹天,一个男子怕自己的新车被冰雹砸坏,在车顶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新车,在他的心里,想必新车是耗费了自己很多时间(其实每个人的时间直接构成每个人的生命本身)很多积蓄挣来的,损失不起。但他没想过,我们牺牲时间挣来的钱和车,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人身若受了伤害或者没了,钱和车就没有意义了。

动物园的票额和生命的危险,在本末的选择中,当事人选择了用生命冒险,不管出于何种情况何种理由,都是极不明智的本末倒置,至少,你还有一种选择,在动物园外等妻儿呀!

拓展开来,无论是个人,还是诸如企业一样的集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胜过发展、胜过利润、胜过一切。安全的存在下去,永远是所有主体追求之本或存在的根本目的及意义!

 

安全的求存在古代称之为养生。所谓养生之法,最重要的就是不入死地,即不入危险之境。《老子》第五十章云: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无死地”即“不入死地”,就是避免硬碰硬。无论行军打仗做任何事,都不能硬碰硬。“不遇兕虎”是因为会选择兕虎不会出现的路径或时刻前进,“不被甲兵”是会以智取胜而不是一味以兵刃拼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前提是你得有武松的能力,否则就等着被老虎吃,或者祈祷老虎正好睡觉吧!

《庄子·养生主》也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了遵循自然规律不硬碰硬的无为养生之法。顺着牛的生理结构“以无厚入有间”,刀得以最长久的存在。人也需要顺着不同的环境遵守不同的风俗、洞察不同的人情世故和社会规则才能在社会文明的丛林中保全自己。其实这也是本末的选择:不总是贪小便宜,便不会吃大亏;不一味追逐名利,便不会过劳死;避免恶劣的生活习惯,才不会急剧耗损我们的身体;懂得正确的生存之道,才能涵养我们的身心。在求存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唯知本末,才得始终!


 

正常社会状态下,遵守规则便是避免“入死地”,尤其是和人身安全相关的规则,因为规则本来就是维护大多数人生存的。

但非正常状态下,死守规则就是自寻死路!所谓规则,是特定生存结构或生存形势下衍生出的为维护社会整体求存而制定的要求大家遵守的规范社会,目的只是能最便捷的达成整体的求存,规则本身未必都符合人性:如人性渴望自由,社会规则全是限制;如个人都追求长生,战争中为了维护某个集体的整体利益要求个人牺牲一切乃至生命;甚至法律本身有的合理不合情如计划生育,有的合情不合理如最新的规定探望父母的法律等等。须知,文明过程就是不断打破规则重建规则的过程。什么生存结构自然对应什么生存规则。那些以理性坚守规则为最高道德标准的人并不懂得规则和道德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说到底,规则和道德为维护社会整体求存而生,而社会整体的构成下面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

1972年安第斯山脉坠机事件中十六名幸存者因其获救手段被质疑,一篇名为《靠同类相食生存?》指出:“16名幸存者是靠吃朋友的尸体活下来的”。幸存者帕拉多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人类社会的规则不再属于我们,山中的规则由大自然决定,我们为了生存必须适应这一规则。一开始我们有27个人从坠机中生还,我们将手全都搁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圆圈,然后我们立下了这个协议。”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用最隐晦的方式充分表达了最真实的人性:在文明环境中温文尔雅的人在野蛮的丛林中只能遵循丛林法则:杀人、食人肉,没有其他选择!

看看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也同样让人明白人性在求存绝境下的卑微!

在生存的绝境中,人性和动物性没有任何区别,动物性就是最根本的人性。所谓文明,不过是生存形势一点点改变后我们求存的方式也因此改变而已。我们进化到不再用尖嘴利牙去撕咬,但飞机、大炮、核武器更具杀伤力。只要搜一搜人类发明出的各种酷刑,就明白文明的残忍本质比野蛮更甚。集体与集体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与动物抢夺地盘、霸占资源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人处于怎样的求存环境就有怎样的人性!

 

孙思邈说过“生命至重,有贵千金”。在我看来,生命是无价的;但在现实中,生命确实表现为有价且价值不同:

社会中的我们必须依赖社会求存,每个人都是社会中重要程度不等的螺丝钉。受过高等教育的出卖智力、情商、财商,没有受过教育的、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一些打工者,却往往为了家人或需要赚更多的钱去从事一些危险的行业。这就是生命有价的表现:那些得尘肺病的工人,除了在粉尘中工作,可能确实找不到其他谋生的手段,他们自己也清楚这样的工作会减损自己多少年的寿命;那些为了掉在粪坑里的手机而全家去捞以致于全家死亡的人,我也不想责备,毕竟同样价位的手机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价值确实大相径庭,对某些人而言是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蓄,对某些人而言,只是半个月的工资。本末倒置的选择或者是因为认知错误,或者只是求存的无奈!

 

而一个人没受过基本的教育,从事一份工作没有安全保障,都应该算社会的问题。

生命的价值不是财富多少决定的,否则大多数人努力终身也达不到少数人一生下来就达到的高度。

生命的尊严在于我们对所有生命价值的肯定,即使生命的起点因为出生的家庭各自不同,社会文明不断提高的义务教育的最低底线,也能让所有人都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这个底线才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致,而不是人类达到的最高认知程度!人类不断拓展的认知高度某种程度上只是表达了人类贪欲的永无止境!当然这也是自然规律下的人性使然!但若人类意识不到这一点,任凭欲望泛滥,终会与丧于虎口本末倒置的选择并无二致,只不过那只老虎是人类急速膨胀的欲望,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无限拓展的创新与发展——人类早已丢失了老庄在文明初诞能纵观文明整体的慧眼,早已不知道人类的险境和死地在哪里?而《物演通论》恰恰是指出并论证了人类死地所在的哲学书。


王东岳先生在《物演通论》的通俗导读散文集《知鱼之乐》中《富贵病:马尔萨斯的失误》一文的前言中指出: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曾礼赞过这句名言,但如今我得好生检讨——检讨知识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

在此文末端最直接清晰的给出了其递弱代偿思想对于人类最重要的结论:

常听人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他即可济世,又能伤人,一切取决于你怎样运用它。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其实,科学只是一把单人刀,他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不过,那所破的“竹”正好是我们人类自身,那锋芒之“所向”正好砍掉了我们的生存气数,它的每一小步挪动,在悄无声息之间,都比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饥馑、瘟疫或战争更有力度,因为他的运作,推动或标志着一个宇宙进程的贯彻和自然法则的执行。

 

从人类社会整体,到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生命,无论怎样的诱惑或利益,无论面对怎样的损失或代价,都不值得让存在本身涉险。安全的考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知识通过反思意识到知识本身的危险,也是文化维护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定的赋予。这是《物演通论》的价值所在,它为人类的科技狂奔敲响了不安全的警钟;这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若人类意识到危险而不作为,若人类求存的手段没有约束,求存行为本身可能就变成本末倒置的加速灭亡。

所有怀揣着“改变世界”梦想的人,首先需要明白怎样的改变才是更好的改变,才是有利于人类整体求存的改变。

 

总之,就个人而言,我认为,面对任何不幸的事件,首先要有试图去理解根由的同情心、同理心,最没用的就是简单的一味责怪,你之所以和那些人不同,可能仅仅是你有幸没有处于那人周遭不幸的教育状况与生存环境而已。

另外,在你认为别人无知愚昧的同时,在另一个认知层级上,你可能同样被别人视为无知愚昧。就好比在贤人嘲笑以身殉利的小人时,庄子也会站在另一个认知层级嘲笑那些以身殉名的贤人、以身殉天下的圣人。(《庄子》认为: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真正的强大永远不是批评和责备,而是理解。每个人的家庭、教育、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思想的理解、感情的理解,都是一种奢侈。想象的理解和真正的理解总是差很多。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在理性上教育好孩子何为本何为末,如何身心健康的活着!但单纯的理性不能拯救这个世界!必须有爱有理解!我们更应该传达给孩子是同情心、同理心,是尽力去理解别人的宽容与悲悯。

须知,单细胞一步步进化为人类,感性、知性、理性渐次代偿性的发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更深层而有效;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只是前者代偿不足的拓展衍生。所以,理性和感性并不矛盾,理性的理解了世界才能理解人性——人是世界的一部分,理解了人性更能理解别人——人性是共通的,故,真正至理至明反而能至情至性!理解的能力铸就悲悯的情怀!


《物演通论》第一百四十一章指出:

任何“情愫”,无论是两性之间的爱情抑或是两代之间的亲情,归根结底都是物演分化或残化的派生性特定依存属性。


具体来说,爱情不过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冲动以保证人类的繁衍与延续,母爱不过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秉性以保证下一代能够好好的活下来。感情,是人类求存的本能需要;而理性,只是社会结构日益复杂,求存条件利益增多时,大自然进一步赋予人类的代偿能力,让你能在复杂的境况下正确取舍——而本能的感情却是不容取舍的。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哈耶克曾经在他的一本书里描写道:西方有一批社会文化学者,对西方的两个村落长期考察。在第一个村落里,每逢两三岁的孩子掉入池塘,母亲即使不会游泳也会奋不顾身跳进去挽救孩子,结果导致母子双亡。这个村村民的做法显然很不理性。而在另一个村落,每逢两三岁的孩子跌入池塘,村民会阻挡不会游泳母亲跳水救孩子,说你跳水救孩子一定导致母子双亡,你可以把自己的性命留下来生更多的孩子,这样损失最小!这两个村落的村风因此差别很大。可是欧洲文化学者长期追踪这两个村落,几十年后发现那个很不理性导致母子双亡的村落,反而人丁兴旺长期存在,而那个非常理性的、孩子掉在水里不救、认为母亲不死可以生更多孩子的村落,反而人心散了。后来,村民全部走掉了,村子消失了。哈耶克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糊涂的温情都比冷酷的理性更有利。

 

愿每个人都能在所有的不幸事件中超越是非对错,更深入的思考,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同时,唯有理解和宽容,才是救赎灵魂的力量,一如《悲惨世界》中主教用银烛台救赎了冉阿让。

愿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中,不幸的事件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