Ⅻ.基于上述,我们知道R系数的演升所代表的是不可遏止的自然存在性递变进程,因此,任何结构系统内非耦合因素的增长也就是一个绝对的动势,固有的结构基础削弱了,新的结构在前者弱化的过程中代偿发育成熟,社会系统结构就这样层层演替下去,使生命与社会的一切潜在本性渐次展开,由以规定社会形态必须与生命质素相适应的决定性关系。


换言之,任何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遵循我们在前述各章中所给出的社会运动基本法则,第Ⅰ项下的生物社会关联模式是一切社会形态无可超脱的套定框架,即


社会存在受到生物递弱演化的自然进程的规定,这个规定的具体表现,乃是由R系数移变所示的生物性状异质分化,导致生物生存效价(E值所示)下挫,从而要求相应的社会整合(S值所示)予以代偿,这就是一切社会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的本质,并由此注定了人类的行为效果极其社会的自然归宿。

 

应予补充说明的是,第Ⅰ项下的社会方程其实乃是本书各卷中关于递弱代偿衍存模式(参阅第三十四章、第七十章和第一百二十五章)的具体演示。如果将其中的R理解为广义的物演分化系数,将E和S分别理解为存在效价和代偿效价的总体对应指标,则上列所谓的“社会演动公式”立刻变成了“自然演动公式”或曰“道法方程式”


至此已可明鉴,在本卷设题之初,我们即开宗明义地将“社会存在”直指为“自然社会”实在是言之有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