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王东岳:佛陀的故事:为什么《西游记》里叫他“如来”?
我们下面讲佛教大观,佛教创始人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大家注意他的出生年月,公元前566年,到公元前486年圆寂。
我前面讲过孔子公元前551年生人,胡适考证,老聃可能是公元前570年生人。请看,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公元前566年,刚好介于老聃和孔子之间,可见他们完全是同时代人。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王子,他的父亲叫净饭王,实际印度梵语原意是纯净的大米,中国人把大米叫饭,所以翻译为净饭王。
他所在的这个小国,那个时候印度没有统一,分裂为无数小邦国,他所在的这个小邦国处在今天尼泊尔附近,名字叫迦毗罗卫国,他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的母亲叫摩耶夫人,生出悉达多,仅七天以后,就逝世了。
我们今天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她死于产褥热。因此后来在佛教上就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摩耶之幕,因为他的母亲叫摩耶夫人,意思是指屏蔽真实世界的帷幕。
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仅七天,母亲逝世,净饭王仅得这一个长子,极为爱护,百般呵护。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悉达多小的时候,生活优渥,他在很幼年的时候,他的父亲曾经找过一个外道算命先生,大家注意,我只要在佛教课上提“外道”二字,就是指佛教以外的宗教。大家知道佛教发生以前,印度已经有婆罗门教、耆那教等等小宗教,还有其它很多宗教,这种宗教文化里就都有神秘文化和算命文化。
一个佛教没有产生以前的外道神秘文化,算命先生来给他净饭王的这个小王子算命,算命结果是说此子将来或成明主或成教宗,意思是将来他要么是一个英明的君王,要么就是一个宗教创始人,这使得他的父亲大为恐慌。因为他的父亲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绝不希望他将来出家搞宗教这一套名堂。因此就把他圈禁在皇宫之中。
因此悉达多居然在十九岁以前,也就是成年以前从来没有出过皇宫,他根本不知道世俗人间的生活样貌。直到十九岁,他才第一次走出皇宫。这就是著名的“四门游观”这件事情。也就是他走出皇宫,到外城的四个城门那去周游。
第一次目睹贫老病死,人间苦难,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感受,叫触目惊心。什么意思呢?我们正常人从小就生活在世俗社会之中,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我们熟视无睹。一个人从小在皇宫中封闭生活,成年以后才第一次看见世俗社会的苦难,大家可以想象它给当时的悉达多造成怎样强烈的心理冲击。所以悉达多四门游观之后回到王宫,从此迷迷糊糊陷入一种半精神错乱状态。
他实际上进入冥思,对人类的苦难开始思索。直到二十九岁,据传说,他有一夜发现他众多妻妾睡姿丑陋,于是毅然决定出家。这说法当然是不能成立的,他一定是从十九岁触目惊心的看到世间苦难,反复思索不得其解,于是决定出家修行,寻求真谛。
他出家以后,历经忘我冥思,少女献食,以身饭虎,就是他快饿死了,有一个少女飘然来到他身边给他送饭。有一次他在密林中冥思,有一只老虎扑到他眼前,佛陀认为他已经没希望了,决定用自己的肉体饲喂老虎,结果老虎又飘然离去,叫以身饭虎。
最终菩提苦禅,而终得正果,顿悟成佛。他苦思若干年,不得正觉,最终有一次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七日,突然明白,顿悟成佛,这都是我们最简单的说明。细节故事我们不再多讲。
我下面解释一下“释迦牟尼”这个尊称的来源。“释迦”是乔达摩-悉达多的族名,也就是他家族的名号。意思是“能仁”,既有仁爱之心,又有能力的含义。“牟尼”是当时印度梵语翻译过来的“寂寞”的含义,是指对在山林中修道而获得成就者的通称,这就是“释迦牟尼”这个称号的来源。
释迦牟尼的称呼很多,比如“佛陀”。“佛陀”这个词在魏晋之前后,最初拿梵语翻译过来,叫“浮屠”,它的含义是“觉者”就是有觉悟者。我一提“浮屠”,大家会立即想到中国佛教界流行的一句话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在今天已经指佛寺内的那个佛塔,但实际上它就是“佛陀”当年的音译。以后念转音,形成转成“佛陀”。我再说一遍,获得正觉者即为佛陀。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后面还会讨论。
再有“如来”,大家读《西游记》,把佛陀始终叫“如来”。什么叫“如来”?
要知道我在前面讲课讲过,中国古代没有复合词,在佛教传入以前,复合词非常少,中国古代也没有“真理”、“真谛”这些词汇,这些词汇都是佛教用语。
中国古人怎么表述像“真理”这样的概念?用一个字“如”。这个字应该说用的是很恰当的。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理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所以“如”这个字表达远古时代的真理含义,应该说很恰当。“如来”它的含义就是真理之现身。
佛陀还有很多称呼,比如“世尊”、“天尊”“沙门瞿昙”等等,这些称呼都指释迦牟尼。佛陀正觉之后,讲经四十五年,有传说佛陀顿悟看透天下,一时决定自杀,寻求解脱,被一个婆罗门教士劝阻。婆罗门教士得知他的顿悟之想,深感惊讶,建议他传布思想,形成教派。于是佛陀后来历经四十五年讲经不辍。
佛陀在世讲经期间,他的诸多弟子当年就在听他讲经的时候做过笔记,记在当时的桦树皮或者贝叶上。佛陀灭寂以后,佛陀大弟子也叫上座部比丘。第一次对佛经加以结集。听过佛陀课的人很多,其他小沙门们觉得结集不足,于是后来又多次结集,由此形成佛经文献。
大家注意,佛教文献,总称“大藏”。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叫“经”、“律”、“论”。所谓“经”就是佛陀本人讲过的话,叫“经”。在印度梵语里叫“修多罗”,被中国人翻译为“经”。所谓“律”就是修佛所必须遵守的戒律,这是第二部分文献。第三叫“论”,所谓“论”就是对“经”和“律”所进行的禅发和解释性文献。“经”、“律”、“论”三部分文献构成的总体佛教文献,总称“大藏经”。
佛家学说,在佛陀寂灭以后,传承上千年,不免发生层累效应,也就是后人不断地在上面附加伪篡。因此当今学界对佛教经文的整理,认为绝大多数经文皆属伪托。学界最确认的经文,我不是说仅有这一部,而是确认度最高的原经经文,是《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