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我们下面简单讨论一下佛教思想的人格浸染价值。大家要知道,所谓人格,所谓人性,我说不清楚它的比例,我们至少可以这样简单的说,大致一半是基因决定,一半是文化决定。越高等的动物,它的精神,它的人格或者叫动物格,后天文化塑成的要素比例越大,一种文化,对人格乃至鲁迅所说的民族性,都会造成有利的塑成作用。


所以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人格,其实主要都是文化人格。佛教具有极为超拔和深刻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在社会上会见到佛教文化缔造的两类人格:第一类,我把它称为超然出世,或悠然自安的稳定性凡庸人格。什么意思?超然出世。不在社会上竞争、不执着、不执念、悠然自安、不抗争、不奋斗、不嗔恚,由此形成一种极为稳定,极为平凡,处于社会下层的生活状态。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幸福的人群。


他们欲望极低,精神状态平稳良好,心理极为健康,活得十分快乐。尽管他们最清贫。请大家搞清楚人类的幸福跟你外在占有的物质量没有任何关系。幸福是快乐,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感受。我在前面讲过,它至少需要三大要素,我在这里稍微展开一下。


第一,悠闲。


你整天忙着求财,你整天在社会中竞争,忙得死去活来,哪有时间享受人生。所以悠闲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想想古人,我一再讲越远古的人类其实生活状态越安宁,人一定是缺什么才喊什么,古人绝不用编幸福指数。你今天编幸福指数是因为文明高度发展,社会密度和社会强度越来越紧张,你幸福丢失了,你才需要编幸福指数。古人我前面讲过,农业文明早期一年只种一料庄稼,一年只忙两个月,悠闲是天然具备的。


第二,寡欲。


就是你没有强烈的欲望调动,你才能心平气和地享受生活。大家想想古人,他一定是寡欲的,因为农业文明早期人口很少,每一个人凭自己的体力拓荒,你顶多开几十亩地,然后用最原始的方式耕种,任何人的体力差别有限,所以早期农业家家的收成基本是一样的。所以他绝不刺激调动欲望,工业时代贫富悬殊,你即使是百万富翁,眼睁睁地看着旁边有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老婆孩子骂你无能,搞得你极为惭愧和紧张。文明程度越高,欲望调动越强烈,而处于高度欲望躁动之下,谈何幸福与快乐。所以寡欲是幸福的第二要素。所以中国文化老庄哲学讲“知足常乐”


幸福的基本第三要素叫融入自然。大家想原始农业文明基本上在田野上劳作,尽管它跟狩猎时代相比离自然已经有了一点距离,但跟我们今天的城市生活相较,它是接最接近于自然的文明形态。我们人类的身心发育是在丛林中做猴子的时候,经过上千万年进化而来的。因此我们从视觉上、感觉上、身体上和精神上,我们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得到最美好的感受,达成最好的身心匹配关系。


因此融入自然是幸福的一大要素。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今天到野外旅游才会给你带来快乐的原因。


远古时代这三大要素全部具备,今天谁还能再具备这三大要素呢?在中国只剩下佛教徒,由于他们不在社会中执着奋斗,因此他们比较悠闲。由于他们不羡慕财富,因此他们比较寡欲。由于他们修道修佛,不管是做居士,还是做出家的僧人,大多都在山林之中,或者经常出入山林,所以他们在融入自然程度上也比一般城市文明人高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周边看到最欢乐的人全都是佛教徒的原因。


而且大家知道,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是我们在丛林中做猴子上千万年而逐步形成的。大家想想你在丛林中当年生活的时候有多大信息量?你今天进入工商业文明后期,进入信息时代,你今天接受的信息量是你原来进化形成神经系统所能承载信息量的数百倍上千倍。


如此大的信息超载,造成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统的严重损伤。这就是今天心理疾患和心理病不断发生的原因,以至于西方大量的人都经常光顾心理医生。严格讲来,所有现代人高度紧张,高度焦虑,严重信息超载。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某一个阶段处于心理紊乱状态、心理疾病状态或者说半疯状态。


因此即使你每天静静地打坐,即使你达不到禅定状态,达不到“非想非非想”的那个深度,你只是每天打坐二十分钟,让自己的神经系统解除超载,静息片刻,至少对你也是一种有效的精神疗养。


我们再看佛教的高拔,也塑造第二种人物,叫超然入世,或悠然抗争的稳定型伟岸人格。注意它的对照,前面是超然出世,后面是超然入世,前面是悠然自安,后面是悠然抗争。前面是凡庸人格,后面是伟岸人格。


也就是你处在佛教的高拔状态,或者思境高拔的状态,哪怕是非佛教的。如果你是超然入世,悠然抗争,你处在一个极高的思想境界上,你将会既有别具一格的力度。


我给大家举例子,在人类政治史上,出现过非常罕见的一种政治家,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印度的圣雄甘地。尽管圣雄甘地信仰的是印度教,但我前面讲过,今天的印度教里濡染着相当成分的佛教精神。大家想,所有的政治家全是以恶抗恶,以暴力对抗暴力。


相对于这一层政治家,哪怕是一流政治家,比如华盛顿、比如克伦威尔、比如列宁,即使这些最伟大的政治家,他们跟圣雄甘地比较起来,都立即沦落为二流政治家。大家想想圣雄甘地,他居然提出“不抵抗不合作”的政治方针,最终赶走了英国殖民者。


大家要知道,当年的英国作为世界头号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所谓“日不落”,就是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太阳永远不下落。当年英国的超拔程度、雄强程度跟其他国家的悬殊程度远大于今天的美国。大家要知道,美国称霸以后,曾经面对过苏联叫两霸争强,接着面对中国。


今天中国成为美国非常紧张的一个国度,在GDP上相差非常之小,而当年英国它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实力。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如果要想通过自己的抗争获得独立,几乎没有任何希望。


而圣雄甘地竟然用独特的不抵抗也不合作的政治行为方式,最终把大英帝国赶出印度。可能有很多人说,这里面有很多外在因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日不落帝国坠落,不得不借用印度人的某些力量。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一个政治家在任何国度内,他如果要发生政治有利的行为,都一定有某种外援。


美国独立战争受到法国的支持,中国的革命受到苏联的支持,哪一个政治家仅靠自己的国内力量就能够完成自己的政治业绩?所以把这些因素都抛开,圣雄甘地赶走或者达成印度的独立,确实是一种极为别致和极为有力度的一个结果。这样的政治家仅见于印度,可见佛教的和宗教的这种强大的超拔力量所造成的人格素养。


我再举个例子,经济界的天才乔布斯。大家知道乔布斯这个人是信佛教的,曾经专门到印度求经,当然他走错地方了,他应该到中国来。


乔布斯曾经在某大学发表演讲,他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假定每天都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是典型的佛教思想,“了生死,灭苦悲”的一种超拔意境。他又说一段话,他说我作为企业家,目的不是求取利润,而是改造世界,改变世界。


大家知道资本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就是不断地追求利润,所谓资本就是能够增殖货币的货币。所以资本家的天然冲动是不断追取利润,可乔布斯不是这样,他的目标不是追求利润,而是更为高拔,叫改变世界。结果他成为当代企业家中最具有创造精神的顶尖企业家。


我想说明什么?精神高拔何其重要。我最反对家长给孩子说这样的话,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然将来你连饭都吃不饱。你给孩子说这话,就等于说孩子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吃饱饭。请记住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精神纬度达到极高高度,他顶多实现百分之五六十。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就是想吃饱饭,他最后结果很可能吃不饱饭,所以精神超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格素养。这是我在讨论宗教问题的时候,对一种文化精神现象所作的进一步的阐发,请大家注意理解。


我们最后对这节课做小结。


首先你要想理解佛教,一定得理解印度古文明,是东方大和文明与环地中海文明的原始交融产物,由此形成人类数百种文明中的第三极。


第二,佛教传入中国而扎根与其农耕文明的一致性有关。它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神学哲学文化的缺失,故而得以大行其道。佛教和佛学为神学文化与哲学思辨文化的非典型接续形态。由于它是非典型形态,因此它在印度早亡,在中国变形。由于它是非典型形态,因此在佛教之后得不出新的文化伸展,从而使它逐步衰落。大家注意我这句话的意思。


基督教,我们把今天的欧洲文明叫基督教文明,大家想想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同时就是毕达哥拉斯教团。它的宗教引申出一种追究终极的深思和精密逻辑。直到近代,牛顿的著作还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就是基督教文化里暗含着某种思绪延展的余量,它使得哲科文化在其中有生长的前途。


而佛教没有在佛教中或佛教之后衍生出与之息息相关,以它为土壤的新文化新思想,并且代表这个时代,没有。这表明佛教本身的非典型状态,使得它不具有文明再生、思想发育的前程。


我这里没有任何好坏褒贬之意,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讲课讲的是思想与文明。我们讲佛教讲的是佛教思想跟人类文明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类文明增长的关系。所以大家听懂我这样的总结,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匹配,理解文化分化的不同命运,不同前程不同影响。你只有理解这些东西,你才能理解人类文明和人类文化本身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式,你才能理解人类文化生存的精髓。尽管我讲佛教并没有产生新思想,但佛教决不会轻易衰灭。因为越原始的文化越具有稳定性。


因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有宗教必在人类未来的文明发展中常存不衰,反倒是哲学文化、科学文化会快速衰变。因此人类的宗教文化影响将长期存在。同时伴随快速闪灭的新文化新思想并进。


我们可以预见,科学时代行将结束。我们也可以预见,即使到后科学时代,即使到工商业文明以后的那个时代,宗教文化都仍然是人类文化中无法剔除的思想要素。请大家注意听明白我在讲文化精神发育趋势这一点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