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我讲了,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雅利安人逐步侵入南亚次大陆。三百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一千二百年,由雅利安人文化和印度土著原始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一个新文化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印度文化吠陀体系。它实际上是古代的一个诗歌偈子,它其中的内涵,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兼具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特质。


我们把吠陀文化的基本分类看一下,第一项叫内明,“内部”的“内”,“明亮”的“明”。所谓“内明”就是追问灵魂的学问。这个东西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一切神学和宗教文化的基本追问。


第二叫声明,“声音”的“声”,“明亮”的“明”。所谓“声明”就是音韵学,也就是拼音学。这个东西在中国早期文化中也根本不存在。所以大家注意,印度的文字包括梵文,叫印欧语系,也就是它是欧洲一脉的拼音语系,而中国的文字叫汉藏语系,它跟拼音语系完全不相关。


第三叫因明,“原因”的“因”,“明亮”的“明”。所谓“因明”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逻辑学,也叫因明逻辑。这个部分中国古代本土文化中也根本没有这个成分。


下面两个工匠明,医方明,就是技术和古医学。这两样东西中国自古就有。


我们看看它的五个内容,就可以发现,它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在远古时代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前的一个典型交合体。到公元前十世纪,婆罗门教随之诞生。它以吠陀为经典,以《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诠释之,统一整合了多元的旧有宗教,出现了以“梵”最高层次,梵天、湿婆、毗湿奴为具体形态的三大主神。


再有专职的祭祀阶层,然后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使教义和教团组织体系化。这就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形成,同时使得种姓制度达成。大家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分四大种姓,这种层层种姓的发生,其实跟印度南亚次大陆对外开放,民族扰攘,人群迁徙,层层覆盖有关。


我们简单看一下它的种姓制度形成的宗教和血缘凝合结构的关系。最高阶层、最高种姓叫婆罗门,他们就是僧侣阶层,具有对婆罗门教的解释权。大家一定要知道,在西方在印度,第一贵族历来是僧侣,因为控制精神者才能控制人群,最终控制社会。这跟中国社会没有宗教,直接用权力控制人身成为最高阶层是全然不同的。所以在欧洲中世纪分三个等级,最高等级僧侣,第二等级才是贵族,第三等级就是平民,包括后来资产阶级。所以把资产阶级革命也叫第三等级革命。


在印度婆罗门是具有宗教解释权的僧侣阶层,是真正的精神控制者,因此他们处在最高地位。大家想想今天伊朗的政权结构,总统上面有一个精神领袖,是国家最高领袖,仍然是这个结构的遗存。


第二个种姓也是第二阶层叫刹帝利。他们掌握武力,是武士阶层,因此是世俗政权的组成者。


第三个种姓叫吠舍,他们掌握经济资源,土地资源和从商资源,于是他们构成经济社会的主体,形成第三等级。这前三个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前三种姓基本为雅利安人所垄断。


最低种姓叫首陀罗,他们一无所有。他们既没有宗教精神解释权,也没有武力的垄断权,也没有经济资源,大多数是普通农民,甚至是佃户。这就是首陀罗,他们的主体可能是当年印度土著人的保留。


这四大种姓区分得十分严格,各种姓之间不得结婚,如果发生各种姓之间的血缘混乱,就会出现一个更低的等级,叫贱民,也叫不可接触者,连这四大种姓都不能归入,他们只能做一般人绝不肯做的那些最肮脏、最低级、最影响灵魂的工作,比如屠宰、抬尸等等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由印度文化吠陀文化基础上建立的婆罗门教。请大家注意在婆罗门教中以及在婆罗门教后面发生的印度耆那教中,我们都会发现它有“灵魂转世”、“因果报应”之类的学说。我说到这大家就应该明白佛教中的诸多内容,受到婆罗门教以及印度耆那教的影响。


婆罗门教由于它有严格的组织体系,阶层体系表达为种姓体系,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社会建构性,或者叫社会建设性。它是东方农业文明血缘组织传统和西方宗教哲理系统两者的汇合和强化体系,因此构成一种极具压迫力的和稳定性的社会文化结构。


请大家记住,任何具有建设性文化压抑结构体系的文化,它一定需要一个对冲文化体系以使之缓和。佛教由此发生。


我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大家注意,中国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教讲尊卑有序,人分等级,然后建立有序的阶级社会。因此儒教极具建设性,因此儒学始终是中国的国学、国教,但对应的就是老庄文化。


老庄学说在中国起到的作用,叫解构作用,请注意。儒家学说叫结构作用建设性作用,而老庄学说就具有破解性的解构性作用。所以你会发现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强烈对立,道家学说主张出世,游离到文明社会之外,因此它不具有建设性。它在社会中不断流传,是因为它起到了某种消解儒家尊卑有序社会压制的舒缓作用,这叫解构文化体系的独特社会功能。


大家想想,婆罗门教极具压制性,它以种姓血缘的方式所造成的那种压抑感,远比中国儒家尊卑体系的压抑感要沉重得多。因此它也当然就会出现一个解构文化体系,并且以宗教形式才具有相应的对抗力量。这个结构文化体系的必然发生,就是佛教得以诞生的因由。因此佛教最初的发生,你不可视为是释迦牟尼的突发奇想,它是印度社会结构文化体系的必然导出。


因此我们就会发现佛教处处对抗婆罗门教,比如它用缘起学说打破梵的第一因论,它用“诸法皆空”来冰释“吠陀天启”,它用“八正道”消解“祭祀万能”,它用“众生平等”破除“婆罗门至上”,你会发现它在每一个点上都是婆罗门教的反动。


我讲到这里,大家也就应该相应想到,既然佛教是这样一种特质,那么它一定不具有建设性,因此它最终不能成为主流文化。果不其然,从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兴起,到公元后四世纪,佛教在印度逐步衰落。公元后四世纪,笈多王朝,婆罗门教复兴,佛教逐步衰退。


至公元八世纪到十二世纪,佛教在印度完全消失。大家要注意,今天的印度教是以婆罗门教为主体,以耆那教、佛教为边缘补充,以其他各种杂化的多神教做为边缘性的填补,构成今天的印度教。


佛教曾经也在印度大行过一段时间,这是一个特殊原因造成的。大家要知道佛教最初发生的时候,佛陀是非常寂寞的,他的僧伽组织也就是他的僧团组织人数极少,处处遭到排挤。佛陀当年在世的时候一点都不荣耀,非常狼狈。因为那个时候婆罗门教为主体,想想它是婆罗门教的对抗体系,它在当年的印度要存在有多么困难,所以它只限于印度局北部,今天尼泊尔附近,也就是释迦牟尼家乡附近,在那个地方流传,受到极大的压抑。


佛陀圆寂二三百年以后,印度进入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第三任君主阿育王,他本人是首陀罗出身,注意他是第四种姓,因此他天然对婆罗门教反感,遇到佛教大感兴趣。大家知道阿育王以铁血方式第一次统一印度,然后他以这样的强势方式在印度普行佛教,佛教才短暂兴盛,曾经在印度一时占主导地位,到公元四世纪以后衰落。


佛教上今天说的一个词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指的就是阿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