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我们先看一下宇宙物演的可能方式。我们讲宇宙物质演化的状态,或者宇宙物质存在的强度,我们可以用五种方式来讨论:


第一叫紊乱分布,或随机演动,就是物质存在强度是随机的,是紊乱的。如果这样考虑问题是个什么状态?实际上就是你对对象系列没有做过任何比较和追究,它属于无脑结论。


第二,均等分布或均衡演动,就是万物的存在强度是一样的,是均等的。这个看法其实很普遍,神创论就是这样。


第三种分布叫波动分布或起伏演动,这是我们大家通常能直接感受到的,这就是辩证演动。比如人从出生到中年是生长期,中年以后是衰老期,事物总是波动演动,这是一种简单的最原始辩证观看待问题的方式,相当直观。


第四,趋升分布或强化演动。这就是近代进化论的观念,包括达尔文主义,包括人类文明进步论,越前进越演化能力越强,越具有生存优势,越具有存在优势。这是学术界的主流看法。


第五种,趋降分布和弱化演动。当我讲到这儿的时候,它还只是一个假设。


前四种看法占据一般的和主流的观感。我们得提一个问题,宇宙物质和物态为什么总是处在弱演流变之中?我们在弱演假设的同时,我们先做一项假设,就是存在效价或存在度,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存在强度,并非十足。就是任何存在物,哪怕是它存在效价最高的存在物,它的存在度都不是十足的,它都有一个追求存在的问题存在。在我的书中表达为最高存在度,也只不过是趋近于一,而最低存在度也不过是趋近于零。


我下面就在存在强度,或者存在效价或者存在度这个概念给一个定义。因为哲学上和科学上讨论问题必须概念明确,定义明确。存在效价或存在度的定义,我先解释存在效价,“效价”这个词是一个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术语,表明一个东西可以量度,“存在度”,直接就是谈它的量化指标。这都是借用词。


什么叫“存在度”?A.它是一切存在着的可存在程度的内在指标,或者说是一个有关存在效力的参数。B.它通过其程度或效力上的差异,决定着存在物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C.从存在的失稳状态可以反映出它不是一个恒定的要素,而是一个自变量。这是我们给存在度或存在效价的一个定义。


我讲通俗一点,也就是万物的存在力度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整理它的存在力度的差别或者存在效力的差别,我们去分析它,给它一个可定量指标。即使今天我们还引不出具体参数,但是我们在定性方式上可以设想,它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精确的定量指标。我们在这一个假设上,我们展开问题的讨论。


我在这里首先要强调一点,“存在是一”或者“道生一”,这是远古西方哲学家和中国老子共同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在现在自然科学上是个很明确的答案。


上个世纪后半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盖尔曼——夸克的发现者,曾经因此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学奖。他提出万物都是由夸克和电子组成的,为什么会有万物的差别?


当然我见到有人跟我争论,在网上,他说夸克和电子就足以组成万物,不能证明万物在演变。这就像零和一可以组成万物一样。那我再问一步,万物都是由能量组成的,夸克和电子也是由能量分化而来的。为什么万物内质完全相同,却会有万物的差别呢?


所以大家首先要建立一条,万物同质。就是万物的内质,万物的质料完全相同。这是大家要建立的第一个基本观念。我在讲古希腊原子论的时候就讨论过这个推论。


第二,大家要建立一个观念,万物一系,不但万物内在的内涵和质料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万物的演化只是物态的演化,它的内在质料既然永远是统一的,都是由能量构成的,或者都是由夸克和电子构成的。外物就没有内质的区别。


外物是一个什么区别?只是一个壳的区别。所以大家注意读我的书的时候,我不断讲,所谓“万物”你不如叫它“物态”,所谓“物”的差别只是物态的差别,可是物态为什么会有差别?


是因为内在一个跟质量无关的东西在演动,这个东西才是内质,不是“质料”的“质”,是“内在性质”的“质”。因此我的书中还用一个词叫“质态”。就是所谓物态一定是物质存在性质的变化的一个结果或一个呈现形式。


而且大家要注意,我在书中第一卷中会引述很多科学事实,但你千万不敢理解为它是归纳总结。因为我前面讲课的时候,我讲过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它不是归纳总结,它是逐项求证,请注意,它只是一个证明环节。


人类思想的基本方法,纯逻辑、归纳法、演绎法。


基本讨论是纯逻辑,同时用归纳求证,而不是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如果是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我就不需要假设。而且大家一定要注意,第二卷、第三卷它完全是演绎法,也就是在一个思想系统中,你把纯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通用,从没有任何阻障,它才有效。


这些地方有点抽象,大家读书的时候才会有体会。如果我们看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形成的是万物同质和万物一系的这么一个结果。我们把这个图示打开叫物演梯度示意图,我在强调它仅仅是示意图,我们会看到奇点存在在最底层,也就是能量存在,宇宙前存在一百三十七亿年前的宇宙最基地部。


然后亚原子粒子存态就是基本粒子状态,它稳定一百三十七亿年,然后原子存态,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恒星系,因为所有恒星都是原子存态。氢核占79%,氦核占18%,剩下元素不超过百分之二三。然后是分子存态,比如行星,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物质,再然后是有机大分子乃至生物大分子存态,就是从无机分子到有机分子。再往后,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亚细胞生物,比如病毒,再往后中级多细胞有机体,包括所有中级植物,多细胞植物和多细胞动物。最高点,人类高智生物。


在这个系列上,你会看到越原始越底层的部分,它在理论上和现在科学能够证明的方面上,都是越底层的东西,质量分布越大,存在的时效越长,总存在状态越稳定。我在这里讲课简单化,只用这三个指标。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有人在网上提出非议,他说你凭什么说有机分子大于生物的量。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整个地球表面完全被生物圈所覆盖,从单细胞生物海洋藻类地球地表上的菌类,到草木植物,到昆虫动物到七十亿人口,总质量可谓大。


你凭什么说有机化学这个东西,或者是生物化学分子这个东西质量会大于生物?确实没有人统计过。我确实不敢说在地球这个范围内,我不敢说。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一个理论要成立,它必须在整个宇宙中成立。你把眼界扩展到整个宇宙中,我可以肯定有机分子量远大于生物存量。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看一下土星和木星的卫星,其中有若干卫星表面铺垫的海洋,居然完全是液态甲烷,而甲烷是有机分子,想想它的那个质量要有多大,这还仅仅是说太阳系以内,我们可以设想在太阳系以外,可能还会有一些低级生命的情形,它可能条件演化不到高等生物或中等生物,它只停留在单细胞生物状态,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比如生物科学家,天文科学家,探讨月球和火星上可能有液态水在有冰面,立即就联想它下面会有单细胞生物,所以你放在整个宇宙中,这个梯度表是非常明确的。我不用再展开,是因为我在老子课上详细做过说明,也就是越底层的东西,它的质量越大,存在时效越长,总体存在状态越稳定。越顶层的东西,它在宇宙总质量分布上一定越小,它的存在时间一定越短,而且它的稳定性越来越丧失。


这里我们用逐项证明的方式,我并不寻求完整,我只寻求基本证明成立,然后由所有人检验,找见任何一个反例,我承认我的学说破溃,我相信你是绝然找不到的。也就是越底层的东西存在效价越高。但是你会发现它的属性越低,而越高层的东西它的存在效价越低,但它属性分化递丰,能动力或机能递强,实体结构倾向繁复,这个倾向是注定的。




我们把这种存在效价一路递失叫递弱,我们把属性递丰叫代偿,这是一个最简化的物演梯度示意图。大家注意,我在这旁边还画了一条线画了一个区间,我把它叫有限衍存区间,这是在纵轴上看。万物的演化只在这个区间内进行。这个话题我们后面还会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