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我不厌其烦地再重复一遍,请大家务必理解儒家学说,就是用最原始、最稳定、最底层的人类血缘结构,维系和重组超血缘社会紊乱结构的秩序,从而形成它的稳固的思想维稳体系和社会结构纽带。


由于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因此孔子的学说以最原始的血缘形态,构成最有力度的社会学说体系,这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请大家务必理解。


我们下面对孔子学说做一些评议。大家想想,为什么中国社会成为世界上把血缘结构维系得最稳固、最长久的一个社会,由此建造了一个独特的儒家血缘社会体系。是因为中国社会我在前面讲过,它是最典型、最集成的、最纯粹的农业文明体系。大家知道,人类的农业文明就发生在氏族部落时代,就发生在血缘社会时代。而在每一亩地上,大家必须协同起来,精耕细作,方得温饱。这是农业文明的基本特点。而血缘族群结构是构成这个稳定协作的最现成又最有利的方式。


因此中国文化由于农业生态造成血缘文化的一脉延续,中间没有断点。而在古希腊,我在第一节课人类文化起源上就讲,由于它的自然物候条件不足以在人口暴涨的时候以农业文明方式维系族群生存,而它借助地中海的狭小海道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可以在北非尼罗河流域和近东两河流域换取粮食。商业结构在农业结构不能维系的基础上过早爆发,而商业结构无法以血缘方式力行。


于是早在荷马时代,也就是公元前十世纪以前,它的人群血缘结构就被打散。到公元前六世纪,它的血缘族群结构几尽消失,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已经离开希腊原居地,而散布在整个环地中海周边,因此每一个人变成自由单子。它已经没有血缘人间联络,于是它得造出神来作为人类维系自身关系的中介。


由此它的神学发展、法学发展、其他理念发展,它的政治结构也由此发生相应的变革。最典型的就是公元前六世纪发生在雅典的梭伦变法。大家知道梭伦做首席执政官,他做了重大的改革,他以执政官的身份作为仲裁者,在贵族和平民的利益间寻找平衡。


他用新法废除了贵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确立了公民和公民权利这样的文化概念。接着确立了公民大会这样的政治制度,它虽然并不公平,把公民按财产的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各自的权利并不平等,但是它第一次平衡了各派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得所有自由民在利益上有了妥协和让步的余地。由此建立契约社会,也就是不成文法的法治社会。


这个东西后来被古罗马继承,因此古罗马公元前五世纪就出现了十二铜表法。大家注意,这个十二铜表法制定的过程并不由执政官制定,而是在贵族中选取五个代表,再在平民中选取五个代表,组成十人制宪会议和委员会来制定法律,然后制定的这个法律,其中在第九表功法中有一条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从而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人跟神是不平等的。


但是在神之下人是平等的。它为什么要建立这个以神为最高中介,以法为整个纽带的一个平衡结构?是因为血缘结构消失,人际关系不通过契约协商的方式无法维系。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西方的这个思想体系、文化体系、法治体系、民主社会体系,它是生存结构的产物。就像中国的血缘家族结构体系和忠孝体系,它也不是某人一时冲动缔造的文化,它是农业文明和工商业文明所达成的生存结构之不同所缔造的不同文化构型。


由此就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概念,这就是家人和公民的区别。


在中国迄今都没有公民概念,我们所有人只是家人。你只是家族中、血缘纽带中的一个成员。孔子说过一句话,他给曾子说,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说我的整个理论其实就是一个基本核心和线索,这叫“一以贯之”。曾子出来,其他学生就问曾子,说老师讲这话什么意思?曾子作了一个总结,他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说夫子的学说,就是忠恕这个东西。什么意思?站在平民人际社会关系上叫推己及人,为人忠诚而宽恕,叫“忠恕”。推到政治结构上,就演成“与君忠恕”,也就是忠于君父,而且君王所犯的任何错误你都要宽恕。


由此从家人演至为整个社会,但社会结构仍然是家人结构。家人和公民的区别是什么?家人不讲平等,因为爱有差等、礼有尊卑。但它相应的也有另外一个结果,不允许竞争,压抑竞争。因为在血缘结构内,不平等是铁定的,是生物性本源规定的。


在这个结构中你永远无法竞争,你总不可能竞争把父亲变成儿子。这个是竞争压抑结构。而公民是什么?是一个在上帝之下、在神灵之下平等的人际结构。而一旦平等,社会结构要分化,怎么分化?竞争。是一个平等竞争结构,这两者是全然不同的,它的内涵有重大区别。


我们现在讲一下竞争结构,大家要知道,生物结构内面临两种竞争,第一叫种间竞争。第二叫种内竞争。达尔文的种间竞争是很清楚的。达尔文为什么在他的《物种起源》书的前言中特别感谢马尔萨斯,是因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里,第一次揭示了同类物种人类内部的竞争结构。由此启发达尔文认识到,物种之间的竞争不仅有种间竞争,尤其要关注种内竞争。


所谓种间竞争就是狼吃羊这种竞争;所谓种类竞争就是狼和狼之间的竞争。


种间竞争是天序,谁都没法克服。而且种间竞争对物种不构成根本危害,它反而是物种生态食物链平衡的一个系统,但是种内竞争截然不同。由于种内大家是同一个物种,大家具备同等的竞争力,具备同等的爪牙,一旦竞争起来,就会表达为极为激烈,而又在任何一个角落都无从躲藏的竞争,形成生物生存的最大压力。


物种的种内竞争,构成物种内部最大的压力,也构成任何物种内部最大的危机。这也就是为什么能力越低的物种,它的生存反而越稳定,死灭速度越慢。因为它能力偏低,种内竞争的烈度也就偏低。食物链越高层的物种灭绝速度越快,是因为它的能力过强,它在种间竞争似乎有优势,但它在种内竞争上造成极严重的伤害,从而构成它们的生存危机大大加重。


孔子学说,在远古时代,它不自觉地发现,人类面临的最重大问题是种内竞争问题。我们借用今天人类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看明白孔子当年反复强调种内和谐,这个的重要性。也就是人类是一种能力极强大的物种,如果人类不能化解自己的种内竞争,不能形成种内的制约关系,人类就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麻烦。


因为人类已经在所有生物食物链的最顶端,他不面临种间竞争问题,他所面临的一切灾难都是种内竞争。这就是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人祸逐步取代天灾,是一个铁律。是因为人类能力的不断提高,就导致人类种类竞争越来越恶化,从而给整体人类生存构成巨大威胁。


大家再看,孔子的学说核心是克己复礼,也就是站在东周末期要倒退到周公旦制礼作乐的西周早期,它显然是反动的,它是要维护封建制度的。我在前面讲过,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是打掉了封建制度。为什么在这之后反而孔子学说被抬高到国教地位?是因为即使孔子本来是想保全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它克制种内竞争的这个力度极高,在君主专制社会中也能够建立稳定的尊卑有序体系,从而有效地压抑东亚农业文明的种内竞争。


这就是孔子学说虽然在君主专制制度秦汉以后,它完全是被歪曲施行,绝不是孔子“吾从周”的那个理念,却构成中国文化两千年的思想基石的原因。这都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理解的。


但是大家也要明白,用孔子尊卑有序的方式,讲人类不平等的方式,寻求今天人类内部竞争的重新整合,显然已经过时。因此孔子的学说衰败,因此近代“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响彻云霄。但孔子学说所关注的基层问题,却是人类迄今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孔子学说因此构成今天乃至人类未来文明再造的基底层参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