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大家注意,因此中国古代的国家观念是很奇怪的。大家先听“国家”这个词,国家也就是国只不过是家的放大。


请注意,西方“国家”这个词跟我们中国这个词的含义完全不同,没有任何血缘或者家的成分在里面。西方国家用三个词,第一nation,它的意思是民族的意思。第二country,它的意思是地理范围的意思。第三个词是state,它的意思是政府机构和社会机构的意思。


这三个用来形容国家的词,没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民族是一个文化学概念,而中国的国家这个词就是国的放大叫做家。所以中国人特别看重的不是国家,而是另外两个东西,一个叫社稷,一个叫家族。


大家知道中国社会有一个词叫“社稷天下”,“社”是什么?实际上是土神祭祀的含义。“稷”实际上是百谷之神的含义。“社稷”代表的是土地和粮食这两样东西。土地神和谷神这两个东西的祭祀叫社稷,它表达的是农业文明的生存基础,而不是表达这个国家政体。这是第一点。


所以大家注意,中国使用社稷这个词代表国家政治的含义,跟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国家政治含义是不一样的。


第二,中国人看待家族远重于看待国家,先有家后有国,所以中国最重的词汇都是跟家族有关的,比如“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说你做了一件事,说你很了不起很光耀。光耀谁?不是光耀国家,而是光耀祖宗。所以中国人把家族看得极重,而国家实际放得很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说中华民族文化是一盘散沙,没有国家观念,因为人们最看重的是家族观念,以至于中国文化里有两样东西分量很重,一个叫谱牒学,一个叫宗法社会结构。


我们先看一下所谓谱牒学讲什么?对于家族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家谱。这个叫谱牒学。中国活着最看重的是谱牒,家族死了最看重的是什么?五服关系,它都表达的是中国对血缘结构看得如何之重。


中国的血缘次序是高祖、曾祖,祖——也就是爷爷,然后父、子、孙、重孙、玄孙,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由你的血缘结构确定的。


我们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性血缘重于婚姻,女性婚姻重于血缘,什么意思?中国古代男人他最重要的是在家族中的血缘地位。夫妻关系是并不重要的,妻子只不过是一件衬衣,随时是可以换掉的,可以修的。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女性的婚姻关系重于血缘。为什么?因为女人必须嫁出去,嫁到别家去,叫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所以女儿是不进入自己家谱的。


她得跟着男人跟着丈夫的家谱传承。所以中国古代女性出嫁以后的婚姻关系才是她的社会地位的保障。这就是中国女性古代必须生儿子,不生儿子是一个不得了的悲惨之事。为什么?如果她不生儿子只生女儿或者不能生育,她永远进不了夫家的家谱。她在夫家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人,所以中国古代女性生了儿子,满月以后她一定抱着儿子满村子乱转。干什么?示威游行,宣告她在家族中的社会地位确立。干什么?维持血缘结构中的社会地位。


大家再看,放大到家族以外的社会,叫宗法结构的权力金字塔。大家注意这个权力结构,最高一层是天子,他是全民的父,叫君父。他往下是一层一层的,下面皇太子,地位和诸侯齐平,皇长孙地位和大夫齐平,皇重长孙地位和士齐平,皇玄长孙地位和庶民齐平。大家注意这段话含义,它讲贵族血缘结构等同于社会地位结构与宗法权力结构。就是你在贵族血缘中的地位,标志着你的社会地位。


再看下面这句话,庶民的底层社会位阶等同于远亲庶子的底层家庭位阶。大家注意,“庶”这个词是一个典型的血缘词汇。中国血缘词汇有两个,一个叫“嫡”,一个叫“庶”。什么叫“嫡”?大老婆正妻生的孩子叫“嫡出”。什么叫“庶”?小老婆、如夫人、妾生的孩子叫“庶出”。中国古代权力继承和财产继承,第一继承人是嫡长子,庶子甚至没有任何继承权。说蒋介石的部队是嫡系部队,就是大老婆生的孩子,最亲近的部队,借用的都是这个血缘词汇。请大家想想,把人民叫庶民。这话什么意思?它暗含着人民都是君王小老婆的孩子这个含义,它暗含着所有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结构关系是一个血亲结构的含义。所以中国的谱牒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宗法关系的文化结构表达。


其次,丧葬文化里讲五服,所谓五服就是根据血缘关系亲疏的程度,在葬礼上穿不同的丧服,行不同的葬礼。这五服就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也就是丧服和丧礼都是不一样的,根据血亲关系。


大家看一下这个五服关系,我想在农村待过的人对这个应该很熟悉,也就是一旦出现丧葬活动,五服之内的人根据不同的礼节程度参与丧葬活动。学界把五服排列成一个表,大家看它的中心,夫妻妻子。


由这个核心往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往上走,四个加中心是五。往下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曾孙曾孙媳、玄孙玄孙媳。往右,兄弟夫妇、堂兄弟夫妇、再从兄弟夫妇、族兄弟夫妇。往左,姊妹。堂姊妹、再从姊妹、族姊妹。


这个结构我们假定一个方块、一个小核心家族只有五个人。你把这个方块计算完二百多人,然后每一个小方块再建立这样一个五服结构。大家想想是不是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亲戚关系?所以中国古代就出现一种情况,血缘礼制关系表现得极端复杂,也极端泛化。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中文中形容亲戚的名词竟达三百多种。现代人很少有人能把这些名词搞清楚,而西方文字中形容亲戚的名词一般只有七十余种,最多不超过一百四十种。比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它代表中文中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这五种关系,它只用uncle这一个词就完了。可在中国表述起来非常复杂。


所以大家注意,中国的“仁”这个概念,孔子的“仁”是什么?孟子做过一个很好的表述,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他说“仁”我们一般理解为仁者爱人,孟子理解得很深刻,他说服侍亲人就是仁,在血缘结构中建立互爱互助关系就是仁。


而且在中国社会结构虽然逐步超血缘化,但是中国文化里却把一切东西泛血缘。比如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所有人带自己的孩子出门,看见长辈跟你同龄的人,就让孩子叫叔叔阿姨。其实他既不是孩子的叔,也不是孩子的阿姨。见到年龄更长的就叫爷爷,其实他不是爷爷。同龄人动不动就姐妹兄弟相称,其实没有血缘关系,动不动就义结金兰、拜把兄弟,这些东西都是泛血缘的。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把非血缘关系都要拉成血缘关系。


我前面讲过,《史记》在中国政治文化道统的建设上,就起到了把中华民族说成一个血缘族系的作用,这才使得《史记》光大于中国历史,光大于中国文化。所以你会在孔孟的书中见到种种血缘关系的表述,叫“四海之内皆兄弟”。


再比如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赡养老人,也赡养其他人的老人,我抚养孩子,也关照其他人的孩子。因为所有的人都是血缘关系,这个血缘关系不断扩大,不断泛化,就构成整个社会关系和政治社会结构关系,这叫泛血缘。


再往下叫拟血缘,也就是把血缘关系推及宇宙万物。说我们人跟宇宙万物都有血缘关系。我举例子,比如孟子在《尽心上》上讲,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说亲近自己的有血亲关系的人,接着仁爱人民,因为人民也跟你有血亲,泛血缘关系,“仁民而爱物”,你泛血缘有了仁爱,你最终连宇宙万物都会喜欢,因为万物也跟你有血缘关系。


再比如二程,程颢说一句话,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说仁这个东西本来是事亲的东西,实际上和天地万物构成一体。“莫非己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他把血缘关系拟化到整个自然界中去。王阳明说,“夫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物一体者也。”他说仁是什么?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跟人是一体。然后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这个词什么意思?与民同胞,与物同类。就是所有的人民都是我的血缘同胞关系。大家知道“同胞”这个词就是血缘词汇,你在外国的书里绝见不到他把本国人叫同胞,然后与物同类,也就是万物都是自己的血缘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建立了从小核心家庭到泛社会的血缘关系,到拟自然的血缘关系,从而构成人生观到宇宙观之大体。把血缘关系为中轴,建立整个世界观体系。



所以大家看这张图,这张图典型的表达着,中国儒家血缘世界观的关系,它的中心是自我,然后就是血缘宗族。再外面一圈就是泛血缘国家,也就是国民都是我的血缘。再最外面一圈就是拟血缘万物,也就是自然界都跟我是血缘同类,从而构成人生观、世界观乃至宇宙观的统一。


儒家学说于是成为中国整个世界观的核心基础全部奠定。因此,朱熹曾经引用过一个亭联,叫“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老天爷不生出孔子,人类就长期处在非文明的黑暗之中。


张载,宋代学者,说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为天地立心,就是人只不过是天地万物的心,它们是一类东西。然后“为生民立命”,只有把血缘关系建构,人民在生存上才有了基础安定的保障。“为往圣继绝学”,也就是把血缘结构的往圣之学,一定要一脉传下去,只有这个结构最稳定,因此叫“为万世开太平”。大家听懂,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分量所在。


所以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一个紧密而庞大的世界观体系。包罗万象,它根本用不着鬼神,它根本用不着神学存在。所以孔子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所以中国文化决跟宗教无关,但你不能说中国文化没有宗教,它用不着脱离人类自身血缘关系的超拔之神,它只要在自己的血缘祖先里设定神位,它就足以建构完整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这就是中国非神学文化的人文关怀概念的来源。


大家知道“人文”这个词在过去是相对于“神权”而言的,所以说中国自古就是人文文化,其实是因为它的农业生存结构完好地保留了血缘结构,然后儒家学说又把这个血缘结构普泛化、根基化,从而使得神根本没有立足之点,而且它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沟通至深,缠绵无尽,既温情脉脉又纠葛连连。大家知道,中国的儒家学说合情又合理。我们今天的法治社会合理不合情,即使你的亲戚违法了,即使你的父亲儿子违法了,你也不能包庇他,否则同坐。


中国古代一切结构都在血缘结构中,而血缘结构是你的天性,是你的动物性的表达。你的动物性、你的天性就是爱有差等的。我按照这个爱有差等建立尊卑结构,因为你的血缘结构就是尊卑结构,你的爷爷一定比父亲尊,你的父亲一定比儿子尊,这是必然的。


所以它适合发乎情、合乎理,也就是说它既合情又合理,因此它极为稳固。而且由此造成中国社会有几个特点,第一,养儿无尽头。大家知道西方人即使是百万富翁,孩子养到18岁,在不管你上大学都贷款上学,中国即使是清贫之家,养孩子没完没了,结婚你得管,买房买车你都得管,这种养儿没有尽头,实际上是血亲结构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达,在现在工商业社会它显然已经不合适了,却在中国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


往来无契约。你在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氛围中,你是没有契约关系的。比如你在农村,你的一个亲戚向你所办的公司借钱,你是不敢让他打借条的,你如果让他打借条,他立即翻脸不认你。你如果建立契约关系,他认为是对血缘关系的侮辱和不信任。


然后认人不认理,只要他跟我有血缘关系,我就拼命保护他。其他人你即使有血缘关系的人把事做错了,我也必须包庇他,否则我在家族里根本无法立足。而且中国社会极端的容忍、温情、恋家、孝敬。中国社会堪称温情脉脉,人际关系非常粘质,人们很难从理性上把人际关系、血缘关系拨开,这一面恰恰就是另一面的来源,叫懦弱、奴性、私德、虚伪。


大家想,一个人从小到大在远古社会或者在中古社会,你都生活在自己的血缘群团中,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族。你一个青年人,你敢有任何脱轨的行为,你一点都不敢。因为整个家族会压迫你,这使得任何一个人都表现得极为懦弱,极为容忍。然后奴性,长辈说的话你是一点都不能反抗。因为爱有差等、尊卑有序。


中国人是有私德而没有公德的,所谓私德就是有血缘之德。我在我的血缘结构中我是非常好的人,可我出了这个血缘结构,我在社会上胡作非为。所以我们经常出现一个罪犯,你回到他村子里去考察,村子满村人都说他是好孩子,出了这个村他就无法无天。


因为中国自古只有血缘之德,没有超血缘之德。在今天社会对照看只有私德没有公德。由于人们在血缘结构的强大压迫之下,所以任何超真情、超血缘之情的那种感受,或者批评之意、反抗之意的表达你都不能做出,导致人们不得不以极虚伪的方式应付社会生活。


它由此也缔造了人治、集权、自闭和内斗。大家想,在血缘结构中,你敢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你敢讲民主吗?你敢跟你的父亲讲“你是暴君”吗?所以它一定是一个血缘人治结构。然后它也一定因此就是一个集权结构。


用鲁迅的话说,叫“父亲的话总是对的,儿子的话却早在未说之前就已经错了。”所以它的集权状态是这个血缘文化的必然表达。然后它自闭而内斗,因为它的所有社会结构都是血缘结构,所以它的任何争夺过程都是在血缘内封闭着进行的,从而形成一种极为奇怪的依恋和自残关系。


中国社会在儒家血缘结构建构的这个文化,繁文缛节、制约紧密,以至于皇帝都要被士所架空。中国的官僚宰相以下的这个文官官僚体系,通过科举制度征召上来。因为他们中国的血缘文化儒家学说非常复杂,以至于皇帝不具有解释能力,必须通过文士终生学习,最终形成一个群体才具有解释力。


于是中国官僚系统形成极大的士的阶层,对中国文化表达为统一的解释能力,就相当于西方僧侣对神权的解释权一样,形成皇帝和官僚之间非常复杂的纠葛关系,都是由此而来。所以中国的礼文化和血缘文化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