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王东岳:为什么中原总是受到游牧民族的攻击?
为什么会发生中国文化独具的特色?我们下面就把中外学者,包括英国上个世纪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汉学教授费正清,以及华裔学者包括黄仁宇等在内的很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们把它做一个归类,归类为六点,给大家做一个基本交代,以便于大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孔子文化塑成的社会土壤。
第一,黄土疏松肥沃,随黄河冲积而广被中原,易于开展原始农耕。这一部分我已经讲过不再重复。
第二,我们讲中原是地球上仅有的三大原始农耕基地,但是这个地方气候怪异,它每年的降雨全部集中在夏秋那三个月降下来,导致旱涝灾害频仍。民国时候有一个著名学者叫姚善友,写过一本书叫《图书集成》,他在其中考察了民国往前历数两千两百七十年间史书上记载的重大旱情,涝灾以及其它灾难。它统计下来发现两千多年里史书上记载的重大旱灾1392次,重大水灾1621次,这其中还没有计算虫灾、蝗灾等等,平均每年发生灾情1.33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春秋时代,大家互为敌国却互借粮食的原因。
我举个例子,比如秦穆公时代,晋国发生重大旱灾。于是晋国向秦国借粮食,秦穆公慨然应允。大家首先要知道,秦晋两国历来是敌国,因为晋国就摆在秦国的东面,秦国东出函谷关,逐鹿中原,面临的第一大障碍就是晋国。所以现在有一个词汇叫“秦晋之好”,你可千万不敢理解错,把它理解为秦晋两国关系很好。它是两国关系极度紧张,不得不以和亲的方式缓和紧张关系,叫秦晋之好。因此秦晋之好是指没有爱情的政治联姻叫秦晋之好。数年以后,秦国发生巨大灾情,向晋国借粮,这个时候晋国的国君换成了晋惠公,晋惠公这个人真是一个混球,他不但不向秦国借粮,反而认为秦国这时候最为衰弱,举兵进犯秦国。于是秦穆公率领老秦民跟晋国打了一场著名的大战,史称“韩原之战”,把晋军打得大败,竟然活捉了晋惠公。
我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战例?就是想告诉大家,在中原大地上,尽管它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生发地,却灾害频仍。大家分立为小国,谁都无法安宁生存。
第三条,黄河凶险之至。这句话什么意思?要知道我们的文明叫黄河文明,因为中原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端,但是黄河却是世界上最凶险的一条河流。要知道所有地球上的河流绝大多数它的泥沙含量一般顶多有5%左右。即使是地球上泥沙含量第二大的河流,南美的亚马逊河,它的泥沙含量在雨季也不超过12%。可是黄河它的泥沙含量平均就在42%到63%之间。真正是舀一碗黄河水,半碗泥沙。黄河流到中原地区,文明人开始在黄河两岸筑堤。水流变缓,泥沙沉降,黄河河床不断抬高。到汉代,黄河河床高过地外地平七米以上,到宋代达19米到20米以上,真正是一条天上河、悬河,成为挂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一把德谟克利斯剑。
大家想想,如果各自分裂为小国,你怎么治理黄河?这个河流你是无法治理的。你的上游不治理,你治理有什么用?他不但不治理,他还专门掘开河堤淹你。因为兵法上讲“水淹七军”,因此黄河成为逼迫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一把利器。
我举个例子,秦始皇统一天下,派三十万大军进攻魏国。他的主战将王贲,就是原来那个王翦的儿子率领三十万大军,久围魏国首都大梁三个月攻不下来。王贲怎么办?掘黄河堤淹掉大梁,魏国立即投降。
它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分立为小国,沿黄河发展,根本无法正常生存。
我们再看第四项,叫游牧生态与农业生态截然分明,而又彼此毗邻。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讲东亚大地是封闭的大地,但是这一片东亚的大地上却分布着两个文明形态的生存方式,这就是农业文明和游牧业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北疆游牧文明就构成中华文明农业文明的重大威胁。大家首先记住一点,中国的长城绝不是秦始皇修建的,它是在先秦时代、战国时代,各北疆分立小国分头修建的。比如燕国、赵国、秦国分头修建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只不过是把这些片段的长城连接起来了而已。也就是说长城在建造以前,没有经过任何人的统一设计,可是奇怪的是,它居然和十五英寸等雨线刚好对齐。
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十五英寸雨量线或者叫十五英寸等雨线。十五英寸雨量相当于年降雨量三百八十毫米到四百毫米,也就是说低于四百毫米的地方无法发展农业文明。第一年降雨量低于二百五十毫米的地方,只能长草发展游牧业,年降雨量低于一百毫米的地方,一般会变成荒漠化或沙漠。而这个年降雨量四百毫米的这条线,居然和长城刚好重叠,它说明什么?
它说明长城是两种文明冲突的阻隔线,而它恰好和十五英寸雨量线对齐,而且长城是人类历史远古时代最巨大的一个土木工程,它偏偏出现在东亚。说明什么?东亚两种文明的冲突极为剧烈。
大家知道远古时代,先秦时代的匈奴,一直到西汉,对汉朝构成重大威胁。然后唐代的突厥,以后宋代的金、辽、西夏、蒙古,一直到清代的女真人,满人。中国不断受到外族的侵袭,都是北疆游牧民族的冲击。而且大家还要注意,我们讲谁落后谁挨打,这个讲法是很成问题的。
你把历史拉开一个长卷,除了近代公元十五世纪以后,谁落后谁挨打,这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更暴烈的文明,叫科学时代。在此之前数千年,人类历来是谁先进谁挨打。
我给大家举例子,比如周灭掉了商,商是有文字有文化的。周书记载,“惟我殷人,有书有册”,周是连文字都没有的蛮族,却灭掉了文明程度最高的商。到战国时代,西蛮子西戎风格的秦,灭掉了文明五国。然后唐代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要知道李世民身上3/4以上是鲜卑人,建立了大唐帝国。
再下来元,蒙古人,建立了中国的元朝。请记住。鲁迅说过一句话,“成吉思汗不是我们的汗”,也就是在宋代的时候,蒙古不属于中国,属于外族侵略。元朝89年,中国人老老实实做亡国奴,要知道元朝把人分四等。
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眼睛有颜色的中亚人或者欧洲人,白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南方人。因为他最终被占据。中国人老老实实做亡国奴,直到1644年二十万女真人,把老太太小孩子加上只有二十万人,而中国人口当时在一亿左右,居然打掉中国,突入内地,建立满清政权。
不仅中国如此,西方照样。大家想想,古希腊被谁灭掉了?被它北边的马其顿蛮族灭掉了。大家再想想,古罗马帝国被谁灭掉了?被欧洲南下的日耳曼蛮族和西哥特蛮族灭掉了。可见人类在远古时代,你把历史长轴拉开,历来是谁先进谁挨打,为什么?因为农业文明的人骑不到马背上,大家要知道“马镫”这个东西,直到东汉初期才开始在全世界普行,远古时代骑马两脚是悬空的,一个人把自己主要的精力和体力都用在驾驭马蹄,两腿紧夹马腹,两手紧抓马鬃,尚且不能驾驭马,马一旦快跑或跳跃,人立即被摔下来,摔成骨折躺在床上一百天动不了。而游牧民族的人从小就骑在马背上放牧,两腿夹紧马腹,两手腾空,挥刀舞剑,由此建立了他们的骑兵体系。要知道在近代以前,骑兵历来是步兵的克星,因为骑兵机动性极强,而中国古代是没有骑兵的,农业文明人是没有骑兵的,叫车兵。所以你读古书,它上面讲一国军力强盛,用什么词形容?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那“乘”是哪个字?乘法的乘。所谓“一乘”,就是一辆战车,外加十几个到七十几个步卒,三个重甲士站在车上,其余轻甲士跟在车后叫一乘。
而我在前面讲过,古代的车轴是一根轴穿两个轮子,两侧轮子转动始终一致,所以它不能快速拐弯,因此它机动性极差,骑兵因此成为步兵作战的最强力的一个集团。大家知道骑兵在什么时候才衰落?直到第二次大战初期,闪电战,立体战,天上飞机地上机枪火炮,才把骑兵打灭。1939年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波兰一支上万人的骑兵部队被快速歼灭,骑兵部队至此才衰落。
我们可以由此知道,古代社会农业文明常常受到游牧文明的冲击,而且基本上不是对手,总是打败仗。这就是为什么这两种文明的冲突,历来被中国视为严重外患和重大国情要照顾的一个重大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