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再下来就发展到意识自由或意志自由。我们会发现在生物38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感知能度不断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一脉传承的过程。而且大家还要知道,既往认为智慧这个东西只有人类有,学习这个能力只有人类有,这又完全搞错了。


生物学家当代研究发现,学习这个现象,居然早在五亿年前的扁形软体动物那就已经发生。比如章鱼,如果你给它电击,放两个卡片,白色卡片给它的是食物,黄色卡片给它的是电击。那么生物学家就不断的让章鱼在这两个卡片中做选择,一旦黄色卡片出现就电击,一旦白色卡片出现就放食物。章鱼经过至少24次电击以后,从此见到白色卡片,也就是电击卡片,它就退缩,见到食物卡片,它就反应,这表明在软体动物这个低级水生生物阶段学习现象已经发生。


再比如让蜗牛这样原始的昆虫走迷宫,设计一个简单的迷宫让蜗牛走迷宫。最初蜗牛是走不出去的,反复训练之下,最终蜗牛可以一次走出最初它无论如何走不出去的迷宫,表达在蜗牛上已经有学习能力。达尔文当年坐贝格尔舰环球考察,走到太平洋南部中部地区,著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在这个群岛上发现同样的地雀却出现了不同的叫声。当然他发现得很多,包括它的喙也就是鸟嘴的形状会有轻微的差异。这些东西导致他发现渐变物种,从而推翻物种是由上帝固定给定的这个观念。


那么达尔文同时就在那个地方发现,在这个群岛不同岛屿之间,距离虽然很近,同一个鸟种居然有不同的叫声。它证明这个鸟的叫声是学习得来的。再举一个例子,生物学家做一个实验,比如有一种鸟叫奇蓬,如果把这个鸟生出来,就让它脱离它的父本和母本,那么它天然的叫声是非常难听的。可是如果让这个鸟生出来随着自己的父母,那么这个鸟最终的叫声是非常婉转悦耳的,证明这个鸟的叫声是学习得来的,它只有用婉转的叫声才能引诱异性,它是一个求偶学习过程。


这表明学习这个现象绝不仅仅是人类才有,而是非常原始的低等动物就已经开始了。那么生物学家逐步研究这个学习进程在生物进化中的增长过程,把它总结为如下情形,最原始最简单的学习叫惯化学习。所谓“惯化学习”,就是学会对反复发生的无关刺激不与反应以节约体能的这样一个学习。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音叉给蜘蛛。一个趴在蜘蛛网上的蜘蛛,你用音叉发出噪音。蜘蛛最初是十分惊慌的,可是如果你让这个音叉的噪音不断地在这个地方呈现,蜘蛛最终对这个噪音不再做任何无谓的反应,这表明蜘蛛已经通过学习适应了这个环境,这叫惯化学习。


这是很低级很原始的初步学习。再下面叫印随学习,这叫记忆能力渐增,并对日后行为产生指导作用。这叫印随学习。我比一个例子,一只小鸭子刚刚生出来,生物学家就把它和母体脱离。这个小鸭子一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对象假定是一个绿盒子,纸糊的绿盒子,生物学家不断地牵动这个绿盒子,然后这个小鸭就总是跟着这个绿盒子运动。那么等到这个小鸭子长大,它始终不认它的母亲,它甚至求偶的时候,它的求偶对象都必须扣在绿盒子里,它才产生兴趣,这叫印随学习。


大家知道这个东西对我们人类也有很深刻的影响,比如第一印象,我们人类通常对一个事物产生的第一次感知建立的印象是非常顽固的,即使这个印象是不对的,是错误的,你后面要纠正它都变得非常困难。这实际上是原始印随学习在人类智能中的沉淀。再下来叫联系学习,也就是被若干相互关联的刺激诱发形成预备反应程序。它的最典型表现就是条件反射,我一说条件反射,大家就应该想起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所做的那个实验。比如给狗喂食以前,每次进食以前就先敲响一个钟,那么如果敲完钟它给他喂食,反复这样刺激,最终你只要敲钟,哪怕后面不给它喂食,它的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都会开始进行,这叫条件反射。


它实际上是联系学习,再下面叫试错学习,也就是通过行为效果的体验,反复调整自身行为方式。比如走迷宫的实验。再下来叫洞察学习,也就是依据既往经验达成对处理当前陌生事态的能力和方法。比如给动物放一个玻璃板,玻璃板后面放上食物,那么一般的动物会不断的冲撞这个玻璃板,低等动物一直会冲撞这个玻璃板。那么稍微高级一点的动物冲撞几次以后,它就明白,绕到玻璃板后面去取食,绝不会再在玻璃板上无畏地冲撞,对吧?这叫洞察学习。


最后进入推理思维,也就是借助概念和一般原则来应付寓意复杂的具体境遇和问题。到这里理性崭露头角。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感知能力的逐步递升,还是学习能力的逐步扩展,它都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发生的。因此人类的感知能力,或者说人类的智慧绝不是人类独有的,也绝不是人类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物演的产物。那么我们要说广义逻辑,它要处理什么问题?就是大家要明白,我前面一再讲,我们的感知,我们对事物达成的认识,都只是一个思想模型或者叫逻辑模型,它并不是事物的真实反映,那么它为什么会有效?


我们的感知为什么是有效的?而且信息量越大,这种感知代偿的功能似乎也就越强。我们的感知不真,为什么会感知有效?是因为我们的模型在广义逻辑跟外界的沟通上是一个完整的通道,因此这个模型也就是依赖这个模型,可以形成和外部实在的有效对接。只有把广义逻辑模型通洽和外部事物的关系在模型依赖上说清楚,我们才能搞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感知非真而有效这个问题。而且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要表达,那就是逻辑变革,也就是我们的感知过程为什么是一个狭义逻辑模型,或者说理论模型、学说模型,它都不是世界的真实反映,它只不过是我们先验逻辑本身的处理信息的一个构造。那么我们的这个逻辑模型为什么是不断变革的?大家知道我们的认识世界并不固定,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通过不断变化认知模型而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举例子,我们人类的宇宙观最少发生五次大改变。最早,盖天说,天圆地方说,说大地是一个平板,天空像一个穹窿扣在大地上,这是人类最早的宇宙观。


想想原始部落民站在自己的部落门口看待大地、看待宇宙,他在感性直观上建立的宇宙观,当然是盖天说。这个盖天说的宇宙观跟什么匹配?跟当年采集狩猎生存方式匹配,跟当年小范围领地化生存相匹配。随后进入地心说,这个时候地心说的出现,它需要信息量变大,那么在地心说的模型下,至少在西方在托勒密模型上,它有效维系西方农业文明长达1400年,再下来,哥白尼的日心说,它启动了科学时代的大门,再下来,牛顿的绝对时空说,它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门。再下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由相对论奠基的现代宇宙论,它开启了今天的爱因斯坦时代,核时代和电子时代以及信息时代,第三次产业革命都在这个基础上发生。我们发现我们的逻辑模型,包括宇宙观逻辑模型都是在不断变革的。大家要知道逻辑模型变革表明什么?表明我们的宇宙观绝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只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我想说这个道理应该很清楚,大家知道仅就太阳系而言,太阳系要发生任何重大变化,它至少需要90到100亿年。


太阳系今天已经存在了50亿年,大约在四五十亿年以后,今天的太阳才会消耗完自己内在的氢核聚变能量,进入红巨星,太阳系的整个格局才会发生重大改观。可是我们关于宇宙观的状态,仅在短短3000年,至少发生了五次大改变,它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宇宙观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果我们的宇宙观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就应该稳定50亿年到100亿年不发生任何变革。那么我们的宇宙观逻辑的变革,引领着我们人类文明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