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加微信:1198602971

1.7 原始文明是如何分化的?以黄土高原和江南为例

那么人类文明的分化和分野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人类原始文明的形成机制这个话题,我们现在开始涉及。为了说明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谈一点题外话。

大家知道生物竟然有亿万种之多。我们今天一旦说万物,主要就说的是生物,因为无机物不到1000万种,而生物把它的灭绝部分包含百亿种以上。如此之多的生物分化,它居然是38亿年前的单细胞这一个物种演化分化而来的。那么新物种是怎样形成的呢?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它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叫地理隔离,第二叫生殖隔离。

我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地理隔离?大家知道,地球早年的大陆叫中央大陆,如果一个生物种群中有其中一个个元发生基因突变,如果没有地理隔离,它的这个突变基因,就会通过性交方式或遗传生殖方式,把它的这个突变基因在整个种群中播散和稀释,新物种永远不可能形成。新物种形成的条件必须有地理隔离,也就是当年生存在中央大陆的同一个物种,随着2亿年前大陆板块漂移进入地球不同纬度,于是进入不同的自然物候条件,也就是进入不同的自然选择方向。于是他们各自在不同的自然选择条件下,所进行的基因突变之积累,才能造成新物种的形成。这是第一条件,叫地理隔离。

第二,生殖隔离。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原本属于同一个物种,以后随着大陆板块漂移而进入不同纬度,进化为不同物种的物种,你重新把它调集在一起,他不能发生正常性行为,不能正常交配,或者不能生殖出具有正常能力的后代。我们把这叫生殖隔离。

我举个例子,比如驴和马是两个物种,他们虽然都是马科动物,但是科属种,到种,它是两个物种。为什么?因为驴和马虽然可以正常交配,可他生出来的后代骡子不具有正常生殖能力,也就是它发生了生殖隔离,因此他在生物学上被称为两个物种。

我讲这一段是想说明什么?是想告诉大家,人类的文明既然是一个自然进程,既然是一个自发过程,那么它也同样具有两个自然制约条件。就是人类的文明分化也需要两大条件:第一叫地理隔离,第二叫交流隔离。

我们下面以东西方文明做实例,学界一般把西方文明叫两希文明,所谓两希文明,古希腊和希伯来。大家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火种,为什么提到希伯来?是因为今天的“希”。公元以后的西方文明,也叫基督教文明,而基督教只不过是犹太教的一个变种。今天的圣经分两部分:《旧约》和《新约》。所谓《旧约》就是犹太教教本,所谓《新约》才是基督教教本。他们是当年信仰犹太教的异族,非犹太人——由于他们不反对当年罗马帝国欺压犹太人,于是被犹太教驱赶出去。然后在非犹太人中传播新的、变形的这个犹太教,这就是基督教,所以过去把西方文明叫两希文明。

那么把中国文明叫什么呢?叫两黄文明。哪两黄?黄土与黄河。我们先来看中国东方文明。所谓黄土,我们得先看一下一个现象,在中国黄河中上游陕北和山西一带分布着一片土层厚度高达1000到2700米的黄土高原,这是一个令地质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因为地球平均土壤厚度只有0.5米厚,也就是只有半米厚。可为什么会在中国的黄河中上游分布一片土壤厚度高达1000米的黄土高原呢?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回溯到原始地球的发生状态。45亿到46亿年前,原始地球是太阳系地球轨道上若干大小不同的行星,撞击融合而形成地球,再加上地球表壳,也就是地壳,在远古时代极不稳定,地幔物质通过火山喷发不断溢上地表,因此原始地球完全是一个熔岩软质球。由于它是一个熔岩软质的天体,因此它在自转的过程中才会把自己摇荡成圆形。如果他一开始就是一个硬质岩石的天体,它就会像小行星一样是不规则形。

而且大家还要知道一点,地球中的水分——H2O这个东西不是在地球上发生的。因为氢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第一号元素,极其稳定,它不可能在地球条件下被大规模氧化。那么地球上的水分是最初来自天外的撞击行星,他们岩石中携带的水分构成地球水分来源的一部分。有学者研究,对原始岩层进行粉碎蒸馏,可以从岩石中蒸馏出跟地表水分比例大致接近的水量。其次再加上原始时期小行星,尤其是带着冰核的彗星不断砸向地球,这是地球水分的第二个来源。那么地球表面温度原始时代高达摄氏一千度以上,水根本无法以液态方式存留在地球上,它以气态方式溶解在大气圈中,持续上百万年。它的水分子为什么没有飘逸到太空中去?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引力足够大。要知道月亮和火星上曾经也是有水分。由于它们质量太小,引力不足,这些水分子飘逸到太空中去了

这是今天月亮和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的原因。那么随着地壳和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步下降,以其他方式分布在大气圈中的水分开始在高空凝结下沉,我们今天人无法想象的滂沱大雨降至地面,然后又被地面极高的温度再度蒸腾成气态,升上天空,如此反复降瓢泼大雨。6万年到60万年以上,才把地球表壳浇凉。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原始地球是什么样子,他根本没有陆地完全被海洋所包裹,完全是一个水球。直到古地质学上的志留纪年代,也就是4亿3000万年前,地壳隆起的最高点才升腾到海平面以上。中央大陆出现。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个时候的中央大陆是什么样子?它上面不但没有土壤,没有沙子,甚至没有石块,它是一个完整的地壳延长。太阳直射使之加热,突然降雨又把它激冷,热胀冷缩之下,它裂化出岩石,再裂化出石块、沙子和土壤。

大家知道土壤的分化有两个通道:第一物理通道就是我刚才讲的热胀冷缩效应,第二化学通道。什么意思呢?要知道,原始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层叫氧化型大气层,叫还原性大气层。我们今天的大气层叫氧化型大气层,氧气今天含量21%,可原始时代地球大气层的含氧量居然不到0.1%,也就是不到现在的1/210,而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竟然是现在的上万倍乃至数万倍以上。大家中学学过化学,一旦降雨,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立即形成弱碳酸,因此远古时代的降雨过程全是酸雨。酸雨作用于岩层表面,然后使之腐蚀风化,这是土壤得以发生分化的第二个来源。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平均土壤厚度只有半米厚的原因。因为半米厚以下的岩层已经不能被太阳加热,热胀冷缩的风化物理效应消失,半米厚以下的岩层、土层以下的岩层也已经不能被酸雨溅透,因此化学风化效应也消失。那么为什么在黄河中上游会出现一片土壤厚度高达一千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呢?这就必须提到两件事情。

第一3000万年前,南亚次大陆——就是印度这个大陆板块,开始和欧亚主大陆对撞,到250万年前逐步升高到六七千米以上。它有效阻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从北部下来的高压气流猛烈北吹,从而把中国西北部地区的土层卷裹到黄河上游地区。这就是为什么你今天到河西走廊、到新疆、到内蒙的西部,你会看到大戈壁滩的原因,所谓戈壁滩就是没有土层的碎石裸露区,这是黄河中游厚土层的一个来源。

第二,信风。所谓信风,气象学上的信风,是指“有诚信”的风,就是这个风一年四季按某个固定的风道刮动。信风的形成有两个来源。第一,地球从西向东转动,地球实体的自转速度大于厚达一千公里的地球大气圈的自转速度,从而形成地球上第一个股东风道。第二,赤道地区,太阳直射,空气加热,向上升腾,然后在地球两极坠落,由此形成地球上第二个固定风道。

这两个固定风道的合力,构成地球上的信风。地球上信风的分布很奇怪,比如南北两半球,信风分布方向相反。信风裹挟着地球表面0.5米厚土壤中最细微的尘埃,把它卷裹在大气中,任何流体最终都会形成湍流,而湍流的中心会形成静止气旋,就像台风中间有一个静止台风眼一样,那么信风的静止气旋恰好悬挂在中国的黄河上游,它使得裹挟在其中的那些最细微的土壤颗粒开始再次沉降,这是黄土高原得以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我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想象,黄土高原是由最细密的土层构成的,那么它一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一旦降雨水土流失,所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绝不是今天才发生,而是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就发生。一旦降雨,雨水裹挟着泥沙,汇集成无数条小溪,这些小溪流最终汇入一条大河,这就是黄河。黄河裹挟着大量细密的泥沙,一路向东,到中原地区,河流突然变化,泥沙开始沉降,为什么?

请大家看懂中国地势图,中国的所有河流都是向东流,你到欧洲去看看,他的所有河流是乱七八糟,各个方向上流。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但是它有一个节点,以中原河南为界点,它的西边地平陡峭度极高,中原以东地平陡峭度突然下降,于是河流在中原,水流突然变化,泥沙开始沉降。

在人类文明化以前,也就是人类没有在黄河两岸筑堤以前,据古地质学家考察,黄河至少发生6次、甚至26次大改道,由此给中国在第四纪冰期结束以后很短时间内,数千年时间内,给中国冲击出一片中原平原。随后的8000年以上才把这个中原平原堆积、冲刷成今天的华北平原,这个冲刷量沉积成细密土壤量有多大?

我给大家说一组数据。远古时代,中国的山东省完全是浅海海床,泰山只不过是中国近海的一座孤岛,也就是1万年左右的时间,黄河居然给中国冲击出整整一个山东省,外加河北省的东部。那么大家想,黄河泥沙量是最细密的土壤构成的,它最初冲击出来的那个中原平原,构成人类在地球上可以展开原始农耕的三大基地之一。

我先解释什么叫原始农耕?大家要知道农业文明最早可能发生在1万年前左右,这个时期人类还是新石器时代,也就是人类手里只有一块带尖带刃的石头,顶多在后面绑一个木棍,全凭人力来开发。要知道牛耕技术直到3000年前才开始普及,8000到1万年前没有任何畜力可以借用。人类凭借一块石头要想开垦荒地,一般的土壤根本无法进行。

地球上只有三块松软肥沃的土地适合于原始农耕。第一,尼罗河两岸古埃及发生地。由于尼罗河流淌在非洲北部的沙漠之中,那个地方只分雨季和旱季。到雨季,两岸全是沙漠,农夫逃入沙漠避水;到旱季河床变窄,两岸裸露,他把从非洲中部带出来的火山灰和腐殖质铺垫在尼罗河两岸,成为既肥沃而松软的土地。于是古埃及农夫每年旱季重新回到尼罗河两岸,重新垦殖。由于他们每年必须重新测量土地,于是他们就把绳子按单位长度打成结,这个绳子拐着弯丈量土地,由此缔造了人类最早的几何学和数学。这个东西被古希腊历史学家所记载。

地球上第二块原始农耕基地发生在中东两河流域。所谓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形成环保态势,最终流入海湾。他在雨季形成前朝,则到旱季,就成为最松软、腐殖质最多的肥沃土地,由此缔造了古亚述、古巴比伦文明。地球上第三块原始农耕基地就是中原平原。

我说到这大家应该理解,中华农业文明是地球上真正的原发性农业文明。真正的原发性农业文明只有这三块,印度的农业文明都很可能是从西部流转过来的。因为植物学家在印度找不见56种大禾本植物的物种,古希腊文明叫次生型文明,于是中国农业文明极为早发,植根极深。这里发生一个问题,中古时代以后,中国农业产出最高的地方不在黄河流域,而在长江流域。我们今天在长江流域江苏地带还能见到两个县的名字,一个叫太仓,一个叫常熟。所谓太仓就是大粮仓的意思。所谓常熟就是这个地方种的粮食经常处在成熟状态,所以叫常熟。

可是为什么发生在江南鱼米之乡的农业文明,我们不视它为中国农业文明的源发地?我们就必须提到英国一个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汤因比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研究人类世界文明史,写成著作《历史研究》,高达11卷本之多。后来有美国学者把它缩减为三卷本的简述本。汤因比在研究人类古文明的时候,他发现人类远古时代至少有600种以上文明,而且他发现人类文明一定发生在自然条件既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差的地方。自然文明太自然,条件太差,文明不能发生,我们很容易理解,人类都无法居住。可为什么自然条件太好的地方也不能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我们就看一下江南。大家首先要知道,人类农业文明发生以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任何动物没有区别,叫采猎生存方式。我前面提到过,采,采集植物,猎,猎取动物,享自然之天成,享受的享。这就是基督教教本旧约上所讲的伊甸园,就是人类和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伊甸园中,受上帝之供养。圣经中讲,说由于人类受蛇魔引诱,又吃了上帝不让他吃的智慧之果,于是从此有知有识,知羞知耻,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从此,终生劳作,方得温饱,这叫失乐园。什么意思?就是人类在文明化以前,他享受的全是自然界的现成生活资料。所谓人类文明是什么?就是自然界不再给人类提供生存资料,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都必须由人类自备,因此叫失乐园。

大家知道我们今天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人造物,粮食是人类培育的,就连水果,苹果、梨在野生状态下,在原始状态下可能都没有今天一个枣大,它都是人工培育的产物。

请大家想想,江南流域是一个什么状态?气候温热,降雨量充沛,于是它植被繁茂,它的植被长三层,第一层草本,第二层根部分也长一米多高的灌木,第三层竟然长成数十米高的大乔木大密林。由于它生存资料、天然生活资料丰沛,因此它根本用不着辛辛苦苦地开发农业文明。

请记住,文明一开始就是一场违背人性的灾难,或者说是违背人性的根基——动物性的灾难。所以能逃避文明者算是当时的有幸者。更重要的是古人手里只有一把石斧,今天给你一把钢斧,让你砍倒一棵两抱粗的大树,你十天半个月砍不倒,就算你把这棵大树砍倒,你总得把树根刨出来,底下的土壤才能利用吧。可你用石头工具要刨开一个树根,可能一两个月不能完成。一亩地长三五棵粗的大树,你半年左右都开垦不了一亩地。就算你开垦这一亩地,仍然种不成庄稼。因为周边的乔木太高,挡住了阳光,它仍然只能长草。这就是自然条件太好的地方不能成为农业文明发祥地的原因。

我们现在回往欧洲,我前面讲,高加索人迁徙到欧洲4万年前,东向走帕米尔高原进入东亚的现代智人35000年前,那么按理说中国的农业文明应该比西方落后才对,可在中古时代以前,中国的农业文明一直远比西欧洲先进的多,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的一个反例。为什么?是因为有西方生物学家研究发现,3000年前乃至5000年前,欧洲这个地方长满大密林,从中欧到西欧。我前面讲,欧洲的纬度接近于中国东北,北欧比中国东北的密度还高得多。为什么会出现接近于中国江南的自然物候条件呢?这就必须提到墨西哥湾暖流。大家知道1.2万年前,第四纪冰期结束,大地上出现河流,海洋中出现杨柳,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洋流就是墨西哥湾洋流。它从墨西哥湾出发,经过大西洋赤道区域,被太阳直射加温,温度升高八度以上,它的水流量、洋流量有多大,居然是地球上所有河流径流量之和的40倍。

如此之大的水流量被太阳直射加温到摄氏20度以上,然后在北大西洋释放热量,最终流入冰岛,在北极消失,这叫墨西哥湾暖流。由于这个原因,在第四纪冰期结束之后,西欧乃至欧洲中部地区气温降雨条件几近于中国长江流域,这使得它植被极为风茂,这使得迁居到欧洲的高加索人种,开发农业文明变得极为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古文明全都发生在荒凉的南欧的原因。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都在南欧地中海区域,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现在再回到中原,那么中原是典型的原始三块农耕基地之一。请大家想想,农业文明是一个怎样的劳作方式?我前面讲它一旦发生人口暴涨,然后土地只好开垦面积增大,这使得它逐步完全丧失了采猎生存的资源来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人口却是暴涨的,一定带来的结果是生活资源、自然资源十分紧缺,人们只好集约化地在每一亩地上集体协作,辛勤劳作,精耕细作,方得温饱。

这个自然结构,这个生存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刚一发生的时候,他就不讲个人权利,不讲个人自由,而讲和谐,讲协作,讲内部协调,讲伦理社会关系,甚至形成紧密的血缘纽带而不散,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生发来源。

这个文化的发生不是任何人设计的,也不是任何人事先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