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我要重点说明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要把这十个从来不分离的天干和十二个从来不分离的地支,作为计量、计时、记方位的数字单位?要知道人类早年是没有阿拉伯数字的,所以人类早年的也没有数位数列。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早年的数学都是从几何学推演过来的原因。中国古代在没有数字标号的时候,最重要的计量十和十二,就用天干和地支代表。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十和十二这两组数字特别被古人看重?是因为我们人类在早年他的计数方式全都是十进位制,全人类都是如此。即使远古时代人类各部族不加沟通,但是人类早年全都使用的是十进位制。为什么?大家知道十进位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进位制,在人类使用十进位制期间,人类从来缔造不了智力延伸的工具。


这句话什么意思?要知道人类文明早在上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有了制造工具的能力。大家注意,人类制造的工具全都是体能的延伸,比如锄头、武器、棍棒是胳膊的延伸。牛车、马车、汽车是足力的延伸,望远镜、显微镜——视力的延伸,电话、电报——耳力的延伸,可人类直到近代,此前从来没有能够缔造脑力延伸的工具,也就是人类从来造不了计算机。原因很简单,全怪十进位制。


大家知道到十七、十八世纪,二进位制发明,计算机随之出现。那个时候的计算机不是电子计算机,是手摇机械计算机,但人类终于第一次缔造出脑力延伸的工具,它到今天成为我们信息文明时代最重要的工具,原因仅仅是发明了二进位制,可见十进位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进位制。


但问题在于全人类为什么古代时期全都是十进位制?说起来十分可笑,是因为我们人只长了十个指头,因此古人算术扳着指头算,算到十没可扳的了,只好回过头来第二遍扳。这就是十进位制的来源。


请大家想想,你小的时候教孩子认数,不就是扳着手指头让孩子认数了吗?因此人类在幼稚阶段缔造十进位制,就是因为我们长了十个指头。由于十进位制是早年人类算数的最基本的进位方式,因此天干这十个字总是捆绑在一起,就被抽取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


我们下面再看地支,大家注意地支是十二位数,为什么十二特别重要?我们看一下。一年十二个月,一天中国古代叫十二个时辰,就是地支这十二个字。西方后来传进中国叫小时,就是比中国的时辰短了一半,所以叫小时辰,简称小时。二十四小时,是十二的通约数。一小时六十分,一分钟六十秒,又是十二的通约数。


人类在计时上为什么总是离不开十二?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人类远古时代发现最简单的纪年方式,就是直观看月亮有十二次盈亏,这就是十二在人类历史上是远古时代特别重要的一组数字的原因。


于是天干地支这两组从来不分离的字符,就成为中国计量、计时、记方位的重要字符系统。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甲子”,什么叫“甲子”?天干的第一个字“甲”。地支的第一个“子”,把天干地支对应起来,一一对应循环一周。如果不发生重复,你试一下,只能是六十。这叫“甲子”。


所以在中国一个“甲子”,也就是六十,如果指年也就是指六十年。“甲子”的概念在中国非常重要,就跟这两组字有关。所以说六十岁叫花甲之年,也就是指一个甲子。


中国古代从《易经》到后来的甲骨文的发生,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发生,到方位图乃至地图的沿革,都跟《易经》方位有关,和《易经》人类古代的时空追问有关。


我们可见《易经》文化、计数方式、“象”、“数”、“理”的重要性,对中国后世的影响。


我们再看《易经》学说,从最初的阳爻和阴爻,早期只是生殖追问,后来变成阴阳追问,也就是变成一种宇宙观思维方式。这就是典型的辩证逻辑或辩证法思维方式。关于辩证法和辩证逻辑,我在西方哲学课上讲过,我在这里不重复。但大家可以理解,中国由于地貌封闭,在中古时代以前没有外部文化的侵扰,不发生外部文化交流,所以它会把中国最原始的思绪完好保留并精雕细琢。


这个过程就把中国《易经》中最早的阴阳两爻转化为阴阳思绪,转化为完整精细的阴阳辩证学说,它对中国后世思维方式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是一个铺垫的垫底作用。它处处表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你看不懂《易经》,你研究不清《易经》的阴阳观念,你甚至读不懂中国地图。


我比个例子,中国在地理关系上和地貌关系上讲阴阳,叫山南水北。什么意思呢?就是山的南坡叫阳坡。因为东亚处于北半球,太阳总是在南边运行,所以山的南坡向阳。可是如果面对一条河流呢?中国所有的河流由于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中国河流都是向东流的。


你如果站在河流的南岸,你可不敢认为你在阳面,恰恰相反,河流的南岸是阴面,为什么?因为你面对河流,你站在河流的南岸,太阳是照在你的背部的,或者南岸陡峭,南岸的水边反而是太阳照不到的阴面,所以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为你站在东西走向的河水的南岸,你才面向的是太阳。因此水的南北方向,阴阳方向跟山刚好相反。


所以大家注意,中国古代的地名都是这样发生的。比如“洛阳”。什么意思?就是它建立在洛水北岸,所以叫“洛阳”。大家知道洛阳在远古时代,周代早期不叫洛阳,叫“洛邑”。为什么?因为当时建了两座城,这就是王城和城周。在洛水两岸都建,因此它无法叫阴阳,所以它叫洛邑。以后洛水南岸的城池消失,只在洛水北岸建城,于是改名叫洛阳。


我再举个例子,韩信的出生地——淮阴。它为什么叫淮阴呢?是因为这个城镇建立在淮水南岸,所以叫“淮阴”。


我再举个例子,商鞅变法九年以后,为当时的秦国另建了一座新都城,这就是著名的咸阳。它为什么叫“咸阳”呢?是因为“咸”这个字大家注意是“全部”的意思。比如中国有一个词叫老少咸宜,意思是这个东西对老年人、少年人都合适。所以“咸”这个字是全部的意思。所谓“咸阳”就是全阳。


大家看一看咸阳这座城市建造的地方,它在陕西关中北山南坡之下,却在渭水北岸,山也是阳,北山的南坡是阳,渭水的北岸是阳,因此从山从水都是阳,所以叫咸阳。


我讲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中国的《易经》成为中国所有文化的底层铺垫。你如果对《易经》搞不清楚,你对中国文化的所有表述,它的内涵你都会摸不着头脑。


再比如日月星辰、四季轮替、节气更迭、时辰变化,中国人都是拿阴阳区分的。


最典型的是中医。大家知道中医的基础理论就是阴阳辩证,它阴阳讨论到这样的程度和细节,从脏腑、经络、药食、疾病全分阴阳。你如果搞不清《易经》阴阳观念,中医你是根本无法解读的,甚至中国古代的一些政治学概念都跟《易经》有关。


比如中国古代把皇帝叫“九五之尊”,为什么把皇帝叫“九五之尊”?它实际上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五爻辞。我前面讲过,如果全是阳爻,最底下的叫初九。第二个爻叫九二,九三、九四、九五……最上面叫上九。


乾卦的第五个阳爻叫九五爻,它的九五爻辞是什么?叫飞龙在天。因为中国古代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因此也就按照这个爻辞叫九五之尊,也就是九五之尊这个对皇帝的称号完全是来自于《易经》。


《易》因此也就跟中国所有的文化观念相关,阳尊阴卑,男尊女卑,所有的尊卑关系,包括刚柔、人性、气运、起伏、阳界、阴曹,所有这些概念都是在《易经》阴阳观念的基础上建构的。



大家再注意,中国古代的《经》可以分两路,一路是孔子整理过的文献叫《经》,一路是道家重要经典叫《经》。儒家五经我前面讲过,首经是《易经》,大家知道道家三经号称“三玄”,第一经竟然也是《易经》。这三玄就是《易经》、《老子》和《庄子》。可见中国的《易经》文化成为中国所有后世先秦文化的基础铺垫进这个系统。因此理解《易经》十分重要。


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一段话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皆可引以为说”,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