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针对存在论的答疑

问题一:1、存在是否永恒?按递弱代偿原理,不圆满才导致存在;如果存在

圆满,能否永恒存在?2、只有非存在才会造成危在的过程,那么《物演通论》是追问存在还是追问危在?

答、古希腊对存在本体的设定是“永恒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的东西,这是古希腊人限于当时的信息量和认知对存在给予的抽象的逻辑假设。

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信息增量的过程,今天的大信息量和两千文明史年的已经证明古希腊的假设不成立。我们讨论的存在一直是变化的,尤其是理念变化更快,如人类在短短两千年的文明史里居然发生六次宇宙观的大改变:首先是“盖天说”,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天空是一个穹窿,即“天圆地方”,“地方”这个词就源于此;随后是“地心说”,托勒密做出了一个逻辑模型,张衡做出了“浑天仪”的实物模型;后来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后来是开普勒的“行星立法说”;继而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说”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现代宇宙论。而太阳系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上百亿年,理念变化远比世界变化速度更快。所以,我们需要对存在重新追问。故《物演通论》第一句话“哲学上所谓存在仅指感知中对象的总和”,这里加上“所谓”二字就是因为《物演通论》作为哲学书必须和西方哲学史包括西方哲学家用的概念关联起来,能沿用就尽量沿用而不必生造词,但实际上作者“存在”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和古希腊最早追究存在本体时用的“存在”不同了;当作者把“递弱代偿的存在论模型”假设为 “感知中的对象的总和”时,并没有把存在固定为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在固定衍存区间内从无属性的“在”分化衍动为有属性的全体“相对存在”的流程。

由此,存在是否永恒也有了答案。我说存在永远是丰满的,是指存在只在有限的衍存区间内按递弱代偿的规律流动着、存在着,即整个相对存在的总和构成存在整体的守恒或存在度守恒(参照《物演通论》第10章)。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我们说“危在”的时候,不排除存在仍然丰满和稳定。我们所说的“危在”只是指存在本身的状态是个衰减过程而不是说存在会归于非存在和不存在;这个衰变存在表达的不稳定性独具意义:它既有效说明了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包括万物为什么有分类,也有效回答了为什么有精神,同时回答了为什么社会存在是自然存在这个社会发生学问题。明确这些答案需要读懂《物演通论》三卷。

提问者追问: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未分化的存在不可感知,分化后的存在按递弱代偿的规律衰变?如果是,那么是否可以说《物演通论》只是在讨论相对存在,而没有讨论存在本身?

再答:当我讲“一切存在都是相对存在”这句话时,始终表明存在是主客观无分的表述,当我们表述任何存在时,都是那个分化(或弱化或残化)后的存在。分化前的奇点存在没有任何属性,所以我们无话可说也不必多说,我把奇点存在视为存在度趋近于1而不等1的存在,是因为如果它是圆满的存在,自然就固定为永恒的不变的存在,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分化存在;也就是说奇点存在也处于衰变状态,且在这个衰变过程中使得能量状态的存在爆发为质量态的存在(现代宇宙论如是说)。这是人类认知的逻辑极点。此前哲学家所犯的所有问题康德早就指出:人类使用理性到极致一定造成二律背反。因为理性总是希望推展出一个绝对的理念,可是任何存在包括我们的主观存在都是相对的,我们无法达成无边界的对于绝对或者无限的讨论,故我书中强调“只有相对存在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从感知出发进行的关于存在的讨论,一定有它的边界和极点。无条件、无边界或无限的境界非人类智慧所能企及。因此,我们只在我们能感知的相对存在的区间内讨论存在问题。

再问:那么,原始未分化的存在可否对应老子的“恒无欲,以观其妙”,分化后的递弱代偿过程可否对应老子的“恒有欲,以观其徼”?

     再答:我个人不主张这种就老子某句话展开讨论的方式,因为老子的理论不是一个证明体系。我一再强调人类调动智能的方式是假设与证明,最重要的是证明。也就是说:1、无论老子、佛教或神学,当人类的感知高度达到对极点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即智慧的调动可以企及极点时,只是提出一种假设;2、因为信息量极低,对于极点问题的假设无法证明,就不能构成现代意义上的学术。

     如果还希望了解更多老子的学说,可以听我的老子课。同时,《物演通论》本身就是对老子“道”的现代证明。

问题二:如果说未分化的存在不圆满,即存在度不到1,比如是0.9,这个不圆满是否成为进化的动力?那么这个不圆满是什么?0.1又是什么?

答、我换个方式回答这个问题: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指出能量一定是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衰变,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证明能量和质量是一回事;如果能量系统是衰变的,可以推测奇点也不是静止的,由奇点开始爆发出的和能量一回事的质量物态就有可能和能量一样衰变,而此前没有任何人探讨过质量态物质的演化动量,我的学说就是把质量物态的熵增现象和熵增方式做了一个证明。

问题三:我没有问题,只有一个请求。因为您这样的思想家在全人类中都是不多见的,如果您的学问只是在小范围内讨论的话很可惜,所以希望您把您毕生所得通过口述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传播,这样的意义更大。我非常希望能听到您细细拆解西方列哲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但限于时空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希望您能答应弟子们的请求。

答:首先,我们现在探讨的是真正的小众文化,我一再讲,真正能够调动智慧储备的人都是病态的人,所以,我的学问放到网上和我们现在这样小众的讨论问题不会有任何区别。虽然我在各大学及很多地方有课程或讲座,但我的思想和当代主流思想有相冲突的地方。我们姑且不探讨任何现实问题,只探讨纯粹的哲学,也暗含了一个发展观问题,即在全人类无论东方、西方都是进步论、都在讲发展的意识形态下,我的学说是一个非常刺耳的异端学说;而且,我相信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用不着传播。我们看看思想史,推动历史的思想都是极少数人能看懂的东西,而不是受众越广越普及就越有用。如牛顿的书出版时,各大学物理教授都无法读懂,因为书中的微积分都是牛顿自己发明的,但牛顿缔造了整个工业时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如此,爱丁顿1919年通过当年的全日食观测以论证爱因斯坦相对论时说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能读懂爱因斯坦的书,自己只是那半个人,但爱因斯坦却缔造了整个核时代和电子时代。也就是说,越有价值的思想反而受众越小,因此传播是没有意义的。我今天答疑只是和大家做思想游戏。

     再问:我理解老师对待自己思想的态度,但老师可否以梳理总结前人思想以帮助我们这些哲学菜鸟尽快的了解西方哲学、东方思想?

     再答:我是个很懒惰的人。当我把我的基本思想做完以后,我只想偷闲人生。我在《人类的没落》一书的序言中提到我朋友希望我写西方哲学史,但我为什么不写,我做了一个说明。我倒是希望在我完成了基本思想以后,由各位愿意深研的人去做其拓展、深化、说明、应用等。

    问题四:老师刚刚提到发展观的问题,由此我觉得有个矛盾:一方面您指出哲学家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域界,如您就是在做这份余量过度调动的务虚工作;但另一方面,您又指出人类文明的拓展加速代偿,使人类存在度更低,该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来解答。读懂我书的人都明白我卷一自然哲学论的假设模型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宇宙观;在这个基础上,我做系统的证明,拓展出卷二精神哲学论和卷三社会哲学论。卷二精神哲学论一方面回答了既往哲学家的遗留问题,一方面导出了感知的终极无效性,这在卷一表达为无效代偿。卷三社会哲学论在回答前人社会学遗留问题的基础上重建了社会学,导出人类社会是自然中最高级、最脆弱、最复杂、最动荡的一个结构存在。三卷汇总的结论是:人类不断通过感应属性增益代偿和社会结构化代偿,会加速人类逼近物质衍存区间的失存临界点,即人类生死存亡的临界点。当我调动智慧余量讨论这个问题时,需要强调的是,我的理论是对此前所有思想家思想的总结和反动,我在《物演通论》第十五章讨论老子,明确东方保守论的思想模式包含着极高、极深刻的见识;而此前所有西方思想的总倾向是进步论,这是西方智慧极度调动展开的产物,但当智慧展开到今天的时候,我对智慧的极度调动和展开却缔造出与此在宇宙论模型完全相反的模型。也就是说,我的学说虽然代偿量最高,却是此前人类思想或意识形态的反动,我希望它可以让人类明白自己所处的生存危局,相对稳妥的走好后续荆棘丛生的生存之路,但在《人类的没落》中我已经表达了我只有这份思路,没有这份信心。然而,思路是最重要的,因为行为方式的改变都源于思路的改变;

没有思想的变革,行为变革无从谈起。我只做思想家的事情,至于后来的变革我无法预计。真正的哲学家只关心认识世界的问题。

    问题五: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矛和盾?我觉得矛和盾可以并存。

答、我在网上不断见到有人说《物演通论》不是哲学,甚至在我们这个群团里也有这种声音,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搞清什么是哲学?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有必要展开说一下:

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是近代日本人翻译成中文的。因为日本最早的主流文化是 “唐学”,即派遣唐学到的中国文化;西方荷兰最早影响日本后,日本把西学称为“兰学”。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真正的学者都使用中文,片假名是贩夫走卒、妇孺之类的人使用的,日本人最早用中文翻译西方文献把“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翻译的非常好,因为在中文里“哲”是智慧的意思。这个词后来又由日本引入中国。

哲学分为广义哲学和狭义哲学。广义哲学就是中国所说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这个词出自《易经·系辞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指超出直观范围讨论问题,以此为标准,则任何民族、任何个人都有哲学,我把它称之为广义哲学。而我们通常说的“哲学”这门学问,仅指从古希腊演化而来的那一脉思路,我称之为狭义哲学。

罗素曾说过:哲学是介乎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学问,即神学和科学都不讨论的问题留给哲学讨论。罗素还说过:哲学和神学都是探讨终极问题的,这是哲学和神学的共同点,而哲学和科学的共同点在于它们使用的都是理性的工具;也就是说,神学通过信仰追求终极,哲学通过理性追求终极,而哲学分化为科学,都通过理性探讨问题。这就是三者异同。但这样定义的哲学还是广义哲学,我认为的狭义哲学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或三个条件之一):

第一、追求终极。我们在现实中面临的任何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如汉武帝为什么达到汉朝的最高峰,而此后一路衰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无数的历史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科学讨论问题也是多因素讨论,如制作一个瓷杯子,最后的质量取决于中间很多因素:选料、和泥、工匠的手艺、釉彩师傅的画工、烧制师傅的火候把握……所谓科学实验,就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可即使这样把所有因素全部研究完,我们仍然不知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因为这些因素能够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故所有科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而哲学绝不在问题的表象上讨论问题,它追究表象或直观下面的终极因或唯一因或没有因(如果是终极因,则不存在因果关系,见《物演通论》第三十章)。这是哲学的第一素质。老子与孔子的学问高下也由此显而易见:老子追究终极的天之道,然后由天之道导出人之道;而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无来由的人文规定。

第二、逻辑反思。这里的逻辑是广义逻辑,其概念见《物演通论》。 “反思”这个词如今常被误用为“反省”,它作为哲学专用术语的原意是指用思想反过来思想思想,或者说用思想拷问思想,用感知拷问感知。一般人只把智慧直接运用在对象上,而哲学发展到认识论阶段,是把思想或感知本身反过来作为思想的对象,追究思想或感知的规定性。这部分构成唯心主义的庞大内涵,是哲学第二个特点。这方面的问题中国人从来没意识到。唯物反映论之所以浅薄就在于它没想到我们的感知是有规定性的。唯物反映论成立的默认的前提就是我们的感知是一个真空孔道,外物才得以原样反映,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感知的规定性被康德称之为“先验”,对“先验”的感知方式的探讨构成哲学第二大内涵,在我书中属于卷二的内容。

第三、科学前瞻。哲学是科学之母,它们都是对智慧余量的极度调动,是纯逻辑游戏或缔造逻辑模型的务虚用智。

罗素说,凡是尚不能得出确定性和精确性答案的学问即属于哲学探索范畴,“因此,哲学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是真实的,而且还是明显的:有了确定答案的问题,都已经放到各种科学里面去了;而现在还提不出确定答案的问题,便仍构成为叫作哲学的这门学问的残存部分。”(引自《哲学问题》,﹝英﹞罗素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就本书所讨论的问题而言,尽管我也给出了一系看似数学模型的东西,但它实际上分外粗略,以致于目前完全无法代入参数,所以即便它乍一看有些貌似科学,其实照例只能算作一点儿也不时髦的“哲学的残存”或“衰败的哲学”而已。(见《物演通论》的跋)

依据罗素的说法,哲学所追求的是提供一套统一体系的知识,用以批判既有的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基础,哪怕它尚不具备确定性或精确性,此乃哲学与科学的重要区别。(见《哲学问题》第十五章〈英〉罗素著)换言之,当哲学面对某一系统性问题及早给出求索和解答时,该问题的呈现状态尚不足以提供所有相关细节或具体参数等信息量,是为哲学洞见的前瞻性所在,例如古希腊时代的“原子论”与当代原子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关系。(见《物演通论》三十四章)

通俗的说:科学问题是能够精确化的问题;当这一问题刚刚开始展现,还处于疑问的探索阶段,或者说由于当下信息量不足导致无法确定性和精确性讨论问题时的务虚运思,即为哲学。如古希腊时哲学家对不变本体的追究衍生出原子论,比现代原子或粒子物理学提前两千多年。我的学说之所以不是科学也就是在于它根据现有信息量提前预设、讨论、回答了不能精确表述的问题:比如34章、70章、125章的物演坐标都只是示意图,无法精确表述存在度与代偿度(70章、125章分别是感应属性代偿和结构代偿)的数理关系。当有一天可以找到某类存在度的数学参数的时候,我的理论就可以计算每一类物质在宇宙中的存量,如智化生物或生命在宇宙中的总质量有多少,如某类分子在宇宙中的总质量有多少。这就是科学前瞻。科学观念是哲学思脉的传承产物。我补充一句,科学时代行将结束,故我的理论也有可能是未来后科学时代的一个前瞻性讨论。

追求终极、逻辑反思、科学前瞻构成狭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按照这个标准,《物演通论》是典型的哲学书,否认《物演通论》是哲学书的原因就是从根本上不明白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自然科学密不可分。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著名的博物学家,直到亚里士多德把博物学分科,科学由此开始展开;而科学时代所有的哲学家也都是科学家,从近代古典哲学算起,笛卡尔是生物学家、数学家,贝克莱深刻理解牛顿的光学,康德是拉普拉斯星云和潮汐学术的建立者,黑格尔精通化学,而我的哲学是建立在二十一世纪最复杂的生命科学的基础上。看看西方哲学史,哲科完全是一个体系,而且科学正是给哲学提供信息量的平台,没有科学知识,连研究哲学的信息增量都无法调动。任何哲学,不管是“外向于物质”的,抑或是“内向于精神”的,其立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得建筑在当时的科学认知基础之上。譬如,古希腊的哲学以当时尚未分化的博物学为基础;笛卡尔则陷于机械论;康德着重于天文学;黑格尔特别偏好于化学;……(见《物演通论》附录一:《物演通论》的导读)

通俗的说,科学和哲学并无严格区分,科学提出的在当时不能回答的问题就是哲学的问题,而哲学建构的这个问题又是下一期科学发展的方向;换个说法,科学发展调出的信息增量导出新的哲学问题从而引领了哲学,哲学反过来以科学调出的信息增量为整顿对象缔造出新的逻辑模型以引领后续科学的发展,哲学和科学相互引领,了无穷期。所以,理解科学的核心是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核心是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清了哲学的定义,也就说明了《物演通论》为什么是哲学书。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懂西方哲学的人的是非常少的,因为国内搞哲学的大多数是文科生,而国内的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的社会学,严格说甚至只是一个政治学或意识形态的话题,故国内很多搞哲学的只是人文学者;从而导致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不研究哲学,研究哲学的人不懂自然科学,都与真正的西方哲学无缘。

虽然《物演通论》只是纯逻辑推演的哲学书,但它后面有三重知识背景:1、人类哲学史包括东西方思想史提出的所有哲学问题,我得予以处理;2、整个科学史和当代自然科学,这是做当代哲学的基础;3、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对国学思想体系和核心思路的深刻了解,我不可能建立一个与西方哲学倾向完全相反的哲学体系。这三方面的知识,我在书中并不直接讨论,而只是作为背景铺垫其中,这就是这本书难读的原因;因此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自然科学书、西方哲学史,并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以辅助阅读《物演通论》。

第二个问题,关于矛和盾,这涉及辩证法。在我的讲座中我反复说:辩证逻辑是理性逻辑的低级阶段。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另开一节课,因为这是逻辑学上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想深研,建议:1、读一下老子和黑格尔,注意老子和黑格尔理论的重点都不是辩证法,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西方使用辩证法探讨问题的状态;2、找机会听一次我的哲学课。辩证逻辑作为理性逻辑的低级阶段,只是人类在信息量极低时,处理问题的一种最简捷、最粗糙的逻辑模型。

有史为证: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以前,辩证法就已经通行于世了,所以,中国人历来把老子的辩证思想称为“黄老之学”,即从东方的第一个文明先祖“黄帝”开始,所使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辩证逻辑。再看,中国最早的一部经书《易》,里面充斥着阴阳辩证的所有花样,那是后人对原始部落惯用的占卜巫术所作的文字化整理,其中的基本符号“爻”,实际上就是原始人用折断的树枝或吃剩的残骨(尔后改用蓍草之棱茎),摆出来代替文字的卜筮图形。西方也不例外,早在古希腊,大多数哲人或智者都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辩证思想家,如赫拉克利特、芝诺、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等等,只不过,严肃的希腊人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诡辩术”,因此,当时的学者大约不屑于将它视为研究的宗旨,顶多偶或借来穿凿一下暂时实在说不清楚的难题,所以,亚里士多德精心研究逻辑学,却反而给出了被我们称为“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形式逻辑”(即“知性逻辑”),也就是说,亚氏认为,在逻辑上出现矛盾是不允许的,是思维混乱的表现。(见《物演通论》第97章,本章专论辩证逻辑)

如果你现在讨论所有问题的方式还基于阴阳学说或辩证模型,只能证明你的思维方式已经相当落伍了,需要学一点逻辑学。

问题六:我的职业是管理信息化,每次面对成败都很困惑,不知道管理是不是科学?

答:这么具体的问题我回答不好。虽然我也在商学院讲课,但务实的应用部分纯属牵强附会,不过是我谋生的手段而已。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我们在聪明程度上感觉有差异,其实只是彼此智慧聚焦的方向和程度上的差异而已。我把我的智慧都聚焦在对终极问题的探讨上,对其他务实的问题没有任何解析能力,因此,希望大家明白,面对纯抽象问题以外的问题,我是低能儿,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我向你请教的。

文章作者:王东岳

文章转自:无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