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MP3音频全集

我们下面稍微谈一下卦象。我们先看周易头两卦,乾卦和坤卦,我们时间有限只讲几个卦象,以便于大家理解中国《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管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影响。


乾卦和坤卦后来在《易传》中,乾卦代表天,代表阳。应卦坤卦代表地代表阴。到孔子时代以后,天尊地卑、男尊女卑这两卦出现了重大分化。可是大家看一下它的卦辞,这两卦最初它只是早年算卦的一个占筮记录,所以它早年没有吉凶之别。


我们看一下它的卦辞。乾卦卦辞这样写,说“乾,元亨利贞”,“元”就是元初、奠基,“亨”就是亨通。“利贞”就是算卦结果有利、主利。也就是一个吉卦。


大家再看坤卦,它的卦辞,《易经》上是这样写的:说“坤,元亨。”,跟乾卦一模一样。然后接着说一段话说,“利牝马,之贞”,也就是算这一卦,是为了一个卖马的人去卖母马。


如果卖马的人去卖母马,有利。说“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说你卖马走得很远,你有一个很远的路程,但是你先会失去生意,找不见市场,以后你会有所收获。“主利”。这也是一个吉卦。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我在前面讲甲骨文的时候,讲过“朋”就是一串货币,说你在西南这个地方卖马,由于那个地方人的购买能力强,你能赚钱。“东北丧朋”说东北地方人的购买能力差,那个地方可能本身也差,所以你到那个地方卖马你赚不了钱。然后“安贞吉”,说你得这一卦总体是安的是好的,卦象是吉利的。


请大家注意它的卦辞。乾卦和坤卦基本上都是吉利之卦,并没有尊卑凶吉的差别,但随后发生分化。到周代后期春秋时代孔子作出礼制文化,把它原来的占筮记录另作礼学的解释,于是就有了这凶吉不同的另外的分辨和解释。


于是孔子讲天尊地卑,《易》的《彖传》,也就是两汉时代的人物在作《传》的时候就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把乾挂标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然后“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就是坤卦顺承乾卦的一个卑微地位。


大家注意,这都是后人随着社会形势改变,对它的另外的变态的解释。


我举个例子,我前面讲过,由于老子代表的是氏族部落文化商代文化,它推崇人类小国寡民的那个时代,代表人类母系始祖社会的思想。因此老子跟孔子对男尊女卑,天尊地卑的解释刚好相反。


大家看老子怎么讲?老子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请注意“始”这个字和“母”这个字都是代表女性,也就是阴反而占据优势。老子又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个话我在老子《道德经》上讲过,它是对道的最高赞许,仍然是用雌性和雌性生殖器官来表述。


老子甚至在《帛书》中有一段表述高度推崇女性,他表述得非常形象。他说“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杜”。这段话什么意思?老子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天下男女性交交欢,“牝”表雌性,“牡”代表雄性。


他说“牝恒以静胜杜”,他说女性总是安静,所以她一定胜过男性。男女交合,男性在上面不断地运动,很快就阳痿了。而女性在底下永远没有个尽头,所以总是男人失败。所以他下面接着说一句话,“为其静也,故宜在下。”他说,由于女性总是安静的处在下位,因此她才具有优势。


我说这一段是想说明什么?是想说明后人对《易经》的解释,对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解释,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随时代生存结构和生存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大家注意,《易经》后来的哲理解说,也就是《易经》传的部分,跟《易经》最初作为占筮记录的含义大相异趣。


我们下面再看既济卦。何谓既济卦?在六十四卦中,最后两卦就是这两卦。所谓“既济”就是完成的意思,所谓“未济”就是未完成的意思。第六十三卦叫既济卦,大家看这一卦,它当年的卦辞也就是算卦的卦辞,叫“亨”,通达;“小利贞”就是算卦的结果,小吉小利。“初吉终乱”,最初是有利的,最终是不利的。这叫既济卦。


大家再看未济,也叫火水未济。上面是一个离卦,底下是一个坎卦,它的卦辞是这样的,说“亨”,也就是贯通。然后“小狐汔济”,说一只小狐狸要越过山东的济水,“濡其尾,无攸利”,说把小狐狸的尾巴打湿了,小狐狸最终没有过了济水,所以这一卦不利。


这一卦叫既济,就是完成的意思。到六十四卦,最后一卦叫未济,说没有完成。然后又从第一卦乾卦开始进行循环。


大家听懂我的意思了吗?这叫周。老子讲“周行不殆”。也就是中国易经,由于它一开始建立的就是辩证思维观念,所以它是一个圆形的运行方式。


大家读过黑格尔的书就都知道圆形循环的这么一个思维模型,是典型的辩证思维模型,到最后一卦,它讲又没有完成,于是又从首卦开始重新运行。这个辩证思维方式贯通中国整个哲理系统。


所以中国古代从老子到后世所有文人不断地讲,下面这些话,叫“周而复始”、“周行不殆”。《易经·断辞》中讲,“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它说太阳走到中间就一定会偏西落下,月亮最圆满的时候,一定是月亮开始逐步要从盈到亏的开端。它说天地不断转换,“与时消息”,随着时间而消长,它又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这是《易经·系辞》中的话。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家看,这都是典型的辩证论证方式,它构成中国基本思维模型和基本宇宙观,都受到《易经》卦象循环的影响。

我们下面看两个很有名(的卦),叫泰卦和否卦。泰卦和否卦后来被引申出非常复杂的涵义。我们看看《彖传》中所说的话,它说泰卦是这样说的,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它说你如果得到这一卦,“天地交而万物通”,自然界都会很顺利,“上下交而其志同”,君臣之间关系通达。然后“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里很有原则,外里很圆滑。“内君子而外小人”,内里是一个刚健的君子,外面表现出很平和的日常状态。“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这是泰卦。


大家再看否卦,我不讲它的卦辞,我只讲它的《彖》部分的表述:它讲“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也就是君臣民之间不通,政不通人不和,国家都要崩溃。“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里很阴柔、很阴险,表面上表现得很像个人模人样,“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这两卦早期实际上只是一个算卦的卦辞,但它到了两汉时候做成传,做成自然人际关系的哲理表达,却判然有别。


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它的阴阳卦,也就是乾卦和坤卦,上下的这个乾坤变化已经代表了非常多的含义,它居然可以分别代表天和地、内和外、刚和柔、君子和小人。而且大家注意,它的下面的内卦是优势卦,它的上面的阴卦、外卦是弱势卦。


所以内卦是泰卦,内卦代表君子。而否卦,内卦代表小人,也就是下位卦,不具优势。请大家注意,随后的情形会为之一变。我们再往后看,我在这里首先想让大家明白,到两汉战国以后,中国早年《易》作为算卦的卦辞或者爻辞,已经通达为一种变态的复杂的非常广泛的其他解释。而且这些解释引申的那些原则和它的逻辑关系混乱。


我们下面再看。我在这里讲这么几个卦,大家先看鼎卦,大家注意这一卦为什么叫鼎卦?其实这个卦的名字叫火风鼎,它上面的卦象是离卦,代表火,下面的卦象是巽卦,代表风,我在前面讲过,所以叫火风鼎。大家注意它为什么叫鼎卦?是因为这个卦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象的鼎的样子。大家看,古代的铜鼎上面是一个是煮东西的釜,下面有三条腿,然后在底下扇风烧火。


大家看鼎卦,它上面是一个离卦代表釜的部分,加热集中热量的部分。下面一个巽卦,而且巽卦下面两个阴爻,刚好像鼎的三腿的具象描写,所以下面煽风点火,热量集中在上面煮肉。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具象的卦象。


你算卦得到这一卦,它会说,“五味杂陈,一鼎调和”。意思是说,你在这个锅里面填入了肉、香料、盐、水,乱七八糟的东西,你最初尝不是味道,你慢慢拿火候烧它,最后会出一锅香喷喷的肉。


它告诉你最初是很乱的,你是分不清吉凶的,你得慢慢的熬时间熬火候,最终得出一个吉卦。这完全是具象类比图解关系。我提醒大家注意,它的基本思路不是逻辑推导,而是具象类比。


我们再看,这一卦叫咸卦,也叫泽山咸,泽上面是个兑卦,代表泽。下面是个艮卦,代表山。既然叫泽山咸,我们应该想象代表水、代表山,可这一卦为什么叫咸卦呢?“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它已经不是那个“咸阳”的“咸”的含义了,它在字形上和“感”这个词非常像,“感情”的“感”,就是在咸的下面加一个心,所以这个地方的“咸”是“感“的通假。


它的卦突然变了,上面这个泽上面这个兑卦不代表泽了。在这个地方代表少女。下面的这个艮卦不代表山了,在这个地方代表少男,表达为少男追少女。因为少男追少女是一个合理的符合中国观念的一个组配关系,因此称之为正常的艮卦。


大家再看,这一卦叫蛊。蛊卦叫山风蛊,上面是一个艮卦代表山,下面是一个巽卦代表风。它为什么是“蛊惑人心”的“蛊”?“蛊”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毒虫,它可以侵入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神经离乱,精神失常。这叫“蛊”。大家注意这一卦在这个地方,艮卦不代表山,代表少男,巽卦突然也不代表风了,在这个地方代表长女。


因此这一卦是长女追少男。由于中国古代认为男人年龄大追年轻的女人正常,一个老女人追年轻的男人是蛊惑人心,因此这一卦叫蛊卦。


大家再看,这一卦叫渐卦,叫风山渐。它上面是一个巽卦,本来代表风,下面是一个艮卦,本来代表山。按前面的讲法,这一卦应该是少男追长女。是不是这样?可它突然又转回来了,上面的巽卦就代表风,它下面的艮卦就代表山。这一卦的解释是“山中有木,风吹林成”之谓。它又转回来了,你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大家注意,在咸卦和蛊卦中,上位卦是优势卦,下位卦是劣势卦,下位追上位,跟前面讲的泰卦和否卦,它的内外上下关系又颠倒了。我想说明什么?我想说明中国的《易经》在中古时代以后不断层累,以至于各个符号的指谓已经没有了针对性,它竟然可以任意指谓、任意替代。


大家要知道在唐宋以后,很多易学家居然可以给别人签名的时候都不签自己的名字,只画一个卦象。也就是唐宋以后,易学已经把卦象复杂到这样的程度,上万中国字都可以归在这六十四卦象中。


大家知道人类的任何符号是必须有明确针对性的,我们把这种符号有明确针对性叫“定义”。讨论任何一个问题,你用的任何一个词一句话,你首先必须定义,然后才能讨论,思想才会清晰,否则永远无从知悉你的思想内涵。


请大家读一读牛顿的数学书,也就是最著名的那本经典力学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四十页左右居然全是定义,也就是他要用的每一个词的内涵和外延作精确标注。但是中国的卦象到中古时代以后,它居然开始有随意性和任意性,它可以把任何含义带入六十四个符号中任加解说,从而使得它完全失去了符号的可定义性,从而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