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王东岳:严格的逻辑三洽
我们下面讨论一个问题,什么叫“正确”?因为既然我们的知识与真理无缘,也就是我们的任何知识学说,包括科学体系,都不含有真理判断。
那么我们怎样检验一个思想模型,一个学说,一个理论适当或者叫正确。我不知道用哪一个词更好,因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词是“正确”,也许用“适当”“适宜”这些词更好。它的内涵是跟真理不真理无关,而跟你的存在度代偿匹配关系相容,或者叫你的代偿量达成存在度递失递补量的存在阈满足值。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有效代偿感知。我把它换成非哲学表述,或者变换成我们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表述,就是一切知识和一切感知非真。那么我们用什么东西来判断它适当或者正确?
我们有三条指标,在哲学上或者叫在广义逻辑上有三条指标叫逻辑三洽。请大家注意,当我讲这个部分的时候,你回想我开课时候就讲“证明仅指逻辑证明”这句话的含义。一个学说,一个思想模型,适当和正确的第一指标叫自洽。它分两个层面来讲,第一,狭义逻辑自洽,也就是在你的理性逻辑上,你的理论和学说在精密逻辑证明中不发生自相矛盾。比如我刚才讲到的伽利略归谬法,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常识,在狭义逻辑上不能自洽,因此它被颠覆,这个大家很容易理解。
它还包含一层意思,广义逻辑自洽。就是你不但在理论层面,理性层面,它不发生矛盾,而且它要和整个感知通道,知性逻辑和感性逻辑匹配。我刚才讲到的阿里斯塔克日心论不获承认,就是因为广义逻辑不能自洽,在感性层面上,在基础逻辑层面上,不能和地动说相容。于是尽管它实际上是对的,但是它在当年不表达为正确,不被接受,这叫逻辑自洽。注意是两个方面,狭义逻辑自洽和广义逻辑自洽。
第二项标准,他洽。所谓“他洽”,就是对你不能否证的其他学说,你不能与之发生矛盾,除非你能够否定它。我举个例子,我前面讲唯物反映论不成立,因为如果唯物反映论成立,那么物理学、光学、波长和颜色、感官生理学必须颠覆。如果你不能否证,也许这些东西是错的,可你今天如果不能否证它们,不能今天证明它是错的,那么你的学说就必须跟它匹配。这叫“他恰”。我再举个例子,爱因斯坦的学说出现,它不能完全否证牛顿学说在宏观领域的匹配和正确,它不能完全否证这一点。
因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处理完以后,他必须处理广义相对论,他必须处理引力和时空弯曲相对理论的匹配关系。他把这个问题处理完相对论才成立。大家知道这个东西匹配得是非常好的,我举一个例子,牛顿的学说。我刚才讲在天王星和海王星上非常精确。可是用牛顿学说计算水星进动现象,怎么算都算不准。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由于水星有自转运动,自转的这个旋进运动会带来水星轨道的一个偏角,这叫水星进动。用牛顿力学计算,它怎么计算都差43焦秒,也就是水星进动在百年周期内,它会发生1度33分20秒的一个进动角动量。可是用牛顿的引力学说和经典力学来计算,总有43秒之差存在,始终找不见精确计算。于是有学者按照当年海王星的那个方式,说在水星附近一定还有一个我们今天没有发现的小行星,干扰了水星的运动,可是怎样都找不到。这个问题悬置,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出现,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计算水星进动,居然分毫不差非常准确。它说明什么?说明牛顿经典力学只不过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近似值,也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覆盖和他洽完全实现。于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确立,这叫他洽。
第三点叫续洽。所谓“续洽”,就是对新出现的信息增量,你原有的逻辑模型要能够容纳。大家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哲学和科学所说的理论思想模型是非常严格的,它是精确到不允许随便调整的,而且它必须具有普解性,也就是它所对应的所有问题,不能出现任何一例反例。如果出现任意反例,你的学说宣告崩溃,而你不能用调整自己学说的方式,处理对象失洽关系的问题,不能用这种方式。
所以我们动不动就调整自己的理论模型,然后说它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做法是非常荒唐的。所以哲科思想模型是非常严格的,到科学精确阶段它更为严格,这就是科学的可爱之处,它要经过严格的检验,严格的不断地批判和冲击。那么当信息量增大的时候,原有的模型继续保持精确格局,而且要能够容纳这个信息量,这个模型才会表达为继续适当或继续正确,否则它立即崩溃,这叫续洽。比如我前面讲牛顿的学说,它在宏观领域用引力解释所有问题有效,可它无法处理19世纪以后出现的微观世界运动这个新的信息量和新现象,它完全无法处理。
于是牛顿学说退为背景,失效。大家要知道牛顿学说是有很多问题的,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牛顿当年讲引力是所有力的源泉,可是引力比如太阳对行星、对地球的吸引,它的这个力是通过什么传导的?是通过什么作为媒介传递的?这个超距作用怎样实现?牛顿无法回答。因此牛顿按当年的说法,假定宇宙所谓真空中充满着一种物质叫以太,他说是以太这个东西作为引力的传递媒介,可是以太找不见,所以牛顿曾经有一段话,他说他自己的学说是十分荒谬的。
牛顿当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找不见以太,引力学说有严重缺陷,科学家想尽办法就是找不见以太。我们今天知道真空不存在,因为所谓“真空”里面也含着大量的能量波,所谓“真空”里面其实是一个能量波动的海洋,但它不是以太。物理学界和科学界始终找不见以太,因此牛顿学说底下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得不到弥补,以至于牛顿本人惶惶不安,直到爱因斯坦学说出现。引力其实只不过是空间曲率的一个表达方式,以这样调整时空的方式,根本不需要以太这个东西,以太多余,从此物理学界不必再探求以太。
我们可以看出新现象的发生,原有模型不能容纳,续洽不能实现是一个多么狼狈的局面,这是正确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再举例子,达尔文学说,他说越高级的物质越高级的物种,它的适应能力越强,越具有生存优势,叫最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的原话。可是达尔文的学说在当年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越高级的物种,也就是适应能力越强的物种,灭绝速度反而越快。这跟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这个推导完全不匹配。
而且我们过去认为我们越进步越发展,一定越具有生存优势。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越发展进步程度越高,反而危机越深重,人类面临越来越重大的整体生存危机。这跟既往的进化论、进步论完全不能相容。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使得原有的生物进化论模型和人文观进步论模型发生失洽,于是才有了我的递弱代偿原理。它既能解释进化适应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适应能力增强是代偿量增益的表达,它又能有效解释物种越进化死灭速度越快的内在原因,也能有效解释人类文明越发展危机程度越高的这个新现象。
因此我的学说符合逻辑三洽,当然有待于大家挑刺。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一点,什么叫理论的正确?什么叫非真逻辑模型的适当?它必须逻辑三洽匹配。大家要注意适当和正确,我们只是为了回答“感知非真”这个话题,它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史上,其实有各种各样非常生动的表现。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讲课动不动就给大家举例子,是因为实在用这种方法才能使课程生动,也才能使大家在直感上理解我所说的深在理论问题,但我再重复一遍,这种举例表述极不具有严谨性。
要知道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个哲学家,此人名字叫埃拉托色尼,他竟然在2300年前,他就已经几乎相当精确的测算了地球的圆周,也就是地球的圆周长。大家知道地球圆周有两个数字,一个是赤道圆周,四万零七十六公里,一个是子午线圆周,也就是经向圆周40004公里,这是今天的精确测量。公元前三世纪,埃拉托色尼当年在古埃及尼罗河偏上游一个叫阿斯旺的地方,也就是埃及南部。在春分时节树一个标杆,测量日影线。大家知道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时令是太阳地轴摇摆刚好进到赤道上的那一刻。那么埃拉托色尼在春分时节,在尼罗河中上游的阿斯旺立一个标杆,同时派他的同事在尼罗河下游,也就是埃及北部亚历山大里亚城设一个标杆,同时测量日影长度。由于阿斯旺贴近赤道,而亚历山大城远离赤道,这两个测量日影线在正午时分的日影长度不同,把这个日影长度差计算出来,然后进行精确的数学计算。埃拉托色尼竟然当时非常准确地计算了地球的圆周长,将近4万公里,跟今天的数值差距极小。
大家要知道托勒密,他当年在他建立的地心说模型中,也曾经计算了地球的圆周,居然是一个巨大误差的计算,计算结果是18000希腊里,也就是希腊的那个里数。一个希腊里相当于多少?0.1517公里,请你乘一下0.1517乘18000,你乘出来是多少?地球圆周居然只有几千公里,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可是大家要知道,当年托勒密的地心说,在总体上广义逻辑通洽。1492年哥伦布做出了一个荒诞的决定,他依据托勒密的地心说,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他说地球既然是一个球体,那么我从欧洲要到东方印度,我用不着朝东走,我完全可以朝西走,南辕北辙也到达印度。
而且如果朝东走,大家知道从西欧要到达印度,他得顺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然后绕过好望角,再返回到印度洋,走一个非常曲折的长途才能到达印度。路程极远,而且海路非常复杂。大家知道好望角附近海浪风暴量极大,那么托勒密设想说我朝西走只越过大西洋,我就应该能够到达印度,而且更近。因为托勒密所算的地球非常之小,哥伦布计算完要比绕好望角近的多。如果托勒密当年知道埃拉托色尼的那个正确计算,吓死他都不敢走。大家知道他的三条船,非常小的船,百吨稍多,整个成员87人,居然走了70天。
他原来预计应该在数天十几天就到达,死活到不了,全船人员一片悲观,几乎陷入绝境。哥伦布最后要求坚持发现哥斯达黎加群岛海岸。这个极端的冒险,导致新大陆发现,托勒密根本不知道他发现了新大陆,直到他死都认为他发现了印度。因此他把当地的土著人叫印度人,这就是印第安人这个称呼的来源。我在这里想说什么?什么叫正确?那个时代的错误才叫正确。如果埃拉托色尼的那个计算在当时被哥伦布知道,而且哥伦布如果当时知道托勒密的计算是错的,这场重大的启动西方蓝色文明的事件将会消失。
它说明正确不是求真,正确甚至是一种谬误的恰当时段的表达,正确只不过是生存形式的匹配,正确和适当只不过是生存形式的恰当代偿增量满足。这个东西叫正确,这就是感知的生存匹配维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