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王东岳:从古希腊哲学思绪,看“知”与“在”的关系
我们下面接着讲课,我们昨天用了一天的时间重点讲解了古希腊哲学起源的基本思想状态和哲学思维底蕴。从昨天的讲课中,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哲科思维是一个思维体系。那么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西方近代古典哲学所讨论的那些烦难问题上。那么通过昨天的课程,我想大家应该能够听明白,哲学思维是科学思维的底层逻辑。请各位试想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哲学逻辑延展,如果我们上中学,学几何学不是现在这种应试方式,学生只是做一大堆演算题,而是追随欧几里得的公理系统的逻辑脉络给学生讲课。那么大家受到的教育和建立起来的思想方式及其思想模型,将会是一个怎样缜密的系统。
要知道当年牛顿、爱因斯坦、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罗素,都是在青少年阶段读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而深受震撼,开启了他们的哲科思维活动。我讲这一点是想说明哲学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它却是思想的底层铺垫。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思想是受自己底层逻辑模型的规定,这个东西决定着展现在你表象中的世界图景。你的世界图景、你的世界模型,是你的思维模型的产物,你的行为方式是在你的思维模型和世界模型,或者叫世界观模型上运行的。
请想想,这种思维底层的训练是一种怎样重要的功课?缺失了这个东西,仅讲应用层面的科学技术会带来多大的遗憾和缺失。我再谈一个问题,古希腊思绪除了被我昨天讲到的阿拉伯文明,给了一个传薪的作用,其实其中还有一脉,我昨天没提到,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说明,为什么西方在史学上把自己的文化之根追溯为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系,是因为古罗马经历了三个时代,最早期叫“王政时代”,所谓“王政时代”做最简单的理解,就相当于氏族部落乃至部落联盟时代。
古罗马的第二期叫罗马共和时代。到公元前后以凯撒为标志,古罗马才进入古罗马帝国时代。在古罗马建政的早中期,也就是在古罗马共和时代,古罗马的基本文化承接的是古希腊文化。大家知道我昨天展开的那个古希腊地图,其中就包括意大利半岛整个南部,所以古罗马共和时代的基本思想氛围,甚至基本政治社会结构,都是希腊结构,包括它的两院民主制,贵族元老院,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的选举制度。那么到帝国时代,是因为罗马共和时代逐步扩张,逐步向亚平宁半岛,也就是意大利半岛的北部推动,而意大利半岛北部地区已经成为适宜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物候条件。
一旦进入农业为主体的生存结构,共和制度就会散失,帝国时代来临。那么由于这个原因,罗马帝国在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分裂,大家知道后来东罗马帝国在今天土耳其那一带地方建立自己的守区。今天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当年叫君士坦丁堡,在东罗马帝国早期,古希腊的一部分思想和文献,在东罗马帝国保留。这成为后来文艺复兴古希腊思想和文献得到复兴和找回的第二个通道和来源,我在这里只做简单说明。
那么我们今天接续昨天而言,但昨天的古希腊哲学的整个基础,是你理解今天后面课程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今天重点讲西方近代古典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叫“知与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探讨其实极为深奥而缜密。我今天不去讲古典哲学史,因为时间根本不够,我仍然以昨天的方式只讲它的基本思脉。要知道古典哲学从17世纪初叶,以笛卡尔为开端,到十八十九世纪以黑格尔为标志结束,这个阶段锤炼了科学思维的基本思维逻辑方法系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所探讨的问题,远远超出了科学视野的局限。
它因此为未来后科学时代人类的文化奠基,以及对科学的批判建构了一个基本的武器系统。因此理解今天的课程,可能不仅对于你理解科学时代的基本精神会有帮助,而且对于科学系统的批判和未来后科学时代的基础建构,会起到某种启迪作用。我们昨天讲古希腊时代追问本体论,但他们在追问本体论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扫除精神投射的背景。从毕达哥拉斯的数论系统,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到欧几里得的形论,本体的追问和精神的追问其实呈现为一个系统,直到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表达,使得精神问题的探讨成为一个基本的课题。
但在这个阶段,精神问题已经凸显但却没有走上前台,但是它已经暗含了一系列奇怪的问题,就是“知”和“在”混淆不清。因为当你说“在”的时候,你说的是感知中或投射在精神中的“在”。当你总结“在”、总结“实在”的时候,你发现你的总结,任何结论和构形只不过是一个理念模型。那么“知”和“在”的问题在这个混淆状态中不加分辨却形成基础问题的显现。于是从追问对象直思的本体论到近代转为追问精神本身规定性的认识论,这就是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它涉及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几乎是常识性的问题却极为泛滥。
比如“知”是什么?“在”在何方?如何能够证明“在”?因为你做的证明都是逻辑证明,你怎么知道你的逻辑证明所指向的是“实在”?“知”的内涵是什么?“知”的动量是什么?“知”的延续性怎样表达?诸如此类的基本问题,构成近代古典哲学的重大课题和疑问。那么我们就再从古希腊说起,大家知道古希腊最早提出“存在”这个概念的人,是巴门尼德,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提出“存在”(being),“是”论,同时提出“非存在”。那么他所说的“非存在”是什么?哲学界探讨纷纭,也就是“非是”。
那么“存在”是指某种假象后面要追问的那个“是”的延伸。那么“非存在”是什么就构成了一个严重的疑问。所以巴门尼德的“非存在”有可能在不同角度上的解读之意,方认为它就是直观精神世界表象。因为古希腊追问的是这个虚假表象后面的实在,认为那个东西才是存在。同时巴门尼德的弟子芝诺做过四项著名的悖论推演。对“存在”,对“什么是一”,“什么是多”,“什么是动”,“什么是静”。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时间”,作出了一系列奇怪的推演论证,这些细节我都不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资料去读一读。
我想说一个人物,实在令人惊讶,此人名字叫高尔吉亚,他居然在古希腊时代提出了著名三命题。他说第一:无物存在,没有物质存在。因为你所说的存在都是表象或假象后面的理念。他接着又做了一个推论,他说即使有物存在,也无可认知,就是即使有一个真实的存在,你也无从认识,因为你的认识所达成的只是虚象或现象。他接着做了第三层表述,他说即使有所认知,也无从言表。他非常惊人的恰好说明了西方哲学的三大进程。
第一,本体论。到底存在是什么,有没有存在?第二,认识论。即使有存在,也无法认识。这恰好是第二阶段西方古典哲学所探讨的认识论的核心难点所在。第三,就是当代或现代哲学的语义论转向,也就是认为既然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一个主观感知逻辑体系,那么这个逻辑体系的体现是以语言结构系统表达的,而语言结构系统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这就导致语言的运行会超脱逻辑的牵绊,而走向自己独立的运行状态,从而导致对逻辑体系的扰动。这是当代哲学舆论转向所要探讨的问题。
而高尔吉亚恰恰在第三段中讲,他说即使有所认识,也无可言表。请大家注意,高尔吉亚在古希腊时代居然预判了整个西方哲学史的走向和基本问题的提出,这确实令人十分惊诧。我们见不到高尔吉亚的整个论证过程,仅从高尔吉亚的这一段希腊时代的表述,我们就可以发现在古希腊哲思的萌芽之中包含着后来整个西方哲学演化的全部基因和种子,后系的哲学发展只不过是古希腊哲学思绪的延展和迭代。而且我们还会发现,早在高尔吉亚那个时代,哲学就已经表达出越来越脱离终极本原追问的深度,也就是从追问世界的本原不得不漂移到追问感知的状态,从追问感知的状态不得不再漂移到或者轻浮到追问语言的状态。
这个状态形成西方哲学走向逐步浅薄化的总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20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要返回古希腊,重新追问存在的原因。我简括的讲这个部分是希望大家理解,我们今天的讲课你必须以古希腊斯哲学思绪为基础,否则我们下面讨论的问题你会很难听明白。而且你也很难做伸展意义上的思想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