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王东岳:辩证逻辑和高端逻辑的关系
我们下面简单讲一下辩证逻辑和高端逻辑的关系。这个部分稍微有点抽象,非哲学的表述我不知道怎样表述好,我尽量给大家做一些直观表述。我们先看亚里士多德表述的形式逻辑,国内经常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用两个由黑格尔创立的对应词,一个叫“辩证法”,一个叫“形而上学”。
我想大家从中学、大学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两个词汇应该很熟悉。所谓“形而上学”,在马哲里或者在黑格尔那里就表述为静止地看待问题的哲学方式。所谓“辩证法”就指的运动地看待问题的哲学表述方式。但实际上什么叫“形而上学”?我在前面表述过,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物理学之后,所以“形而上学”这个词站在古希腊狭义哲学的基础和纵深程度上讲,它是“哲学”这个词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有效表述,或者恰当翻译。那么“辩证法”,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建立的逻辑学叫“形式逻辑”,所谓“形式逻辑”,就是抽调对象的具体要素,看逻辑形式怎样运行。被亚里士多德总结为三条,叫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以后被德国近代古典哲学的沃尔夫和莱布尼茨追加上第四律叫充足理由律。黑格尔把它准确地表述为是知性逻辑的典型形态。
我们下面看一下形式逻辑的三律和四律的状态。形式逻辑的第一律叫同一律,最简单的表述叫A等于A。大家听起来觉得这完全是一个同语反复,主语和谓语没有任何区别。它为什么是形式逻辑的最重要核心定律?要知道,人类的感知系统是为了达成识辨反应。我下面讲的部分请大家仔细听,听懂多少算多少。
大家想,如果我们面临的对象是单一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识辨对象,也就没有必要去识别对象。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假设在宇宙刚刚发生的时候,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夸克和氢子。那么对于电子、氢子或者对于夸克来说,它的对象是单一的,这叫A等于A,也就是当物从一分化为多的时候,如果对象仍然表现单一,那么你跟对象的依存就没有障碍。可是大家设想,这个宇宙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分化过程。读我的书,弱化进程就是分化进程。请大家想,宇宙最初是一个奇点,被巴门尼德表述为“存在是一”。
大家再想老子说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都表达的是分化进程。那么宇宙最初从能量这一个一的奇点分化出夸克、氢子、波色子,分化出多,这些最基本的粒子在演化出或者说分化出更多的基本粒子和92种天然元素。这92种天然元素继续分化出近千万种分子物质。这些分子物质在构成和分化的下一步进程中,再分化成上亿万种生物,我们会发现宇宙的物质演化过程就是一个分化过程。当你面对诸多对象的时候,你在单位时间内只能依存一个对象,要知道分化过程就是原来那个一的残化,因此所有分化物都有一种内在追求合一的倾向。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依存,也叫做结构。我们达成依存和结构的手段,叫感应属性或者叫感知。那么当对象复多化的时候,你所有的对象都是你的依存物,或者说都是你的存在条件,或者说都是你的生存条件。而你在单位时间只能依存一个对象,这个时候你怎么办?你当然得在诸多对象中确立当时最首要的那一个依存对象,而不能在诸多对象中发生混乱和动摇。这叫A等于A。听懂了吗?
我再往下表述。5亿年前,最原始的动物低等水生动物,扁形动物开始出现视觉。大家知道在单细胞生物的时候是没有感官的。细胞进行外部物质识别和外部能量代谢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的,它只能分辨宇宙中的原子和部分离子。当世界分化越来越复杂,到扁形动物阶段出现视觉,也就是五官中最早发生的感官。据生物学家研究,最原始的视觉,比如扁形动物,它并不能看见复多的对象,它只能看见跟它生存相关的依存条件,这叫A等于A。我再比个例子,我们讲哲学课非常困难,因为我如果用A等于A这些话表述,大家一定全都瞌睡。因此我不得不借用科学的语言和实验的直观东西来给大家讲课。这个讲课方式距离你真正读懂哲学纯逻辑推导,相距甚远。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这节课视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哲学课。它只算哲学基础综述和启蒙。
我讲一个实验,生物学家做一个圆盘,在上面放一个蟾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癞蛤蟆。他发现蟾蜍的视觉只能看见运动的平行条形物,也就是一个条形物,处在平行状态放倒的状态,而且这个条形物必须运动,蟾蜍的视觉才有效,也就是蟾蜍才能看见这个东西。科学家做实验,在这个圆盘上扣一个玻璃罩子,把蟾蜍扣在其中,然后在外面挂一个像昆虫一样的条形物,但是把它纵立起来,然后在外面旋转,蟾蜍不做丝毫反应,表明蟾蜍看不见它。那么当他把这个条形物在外面放倒,然后让它做出适当振动的时候,那么这个圆盘再转,蟾蜍始终跟着这个条形物转。它说明什么,这个时候蟾蜍看见了,它说明发展到蟾蜍这样高等动物的时候,它的视觉居然是局限的,只能看见它所要依赖的条形爬虫,也就是对它其他的视觉以外的复多对象,它在感性过程中会自动排除,这叫A等于A。
我如果这样讲,大家还没有听明白。我再比个例子,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扁行动物,也不是蟾蜍了,你已经变成了一只鸟,你已经变成了脊椎飞行动物,这个时候在你的感官中对象是复多的,一只鸟要在树上吃到一条虫子,它的感知却是对象复多化。它既能看见树干,又能看见树枝,还能看见树叶,还能看见树皮上的各种条纹。然后它在这些复多的对象中必须找见那一条虫子,而不能随便撞在树干上,或者随便不断地绕着树叶乱飞,这样会过度地消耗它的生物能量,属于无效消耗。于是它必须在ABCD等无限复多的对象中选择到那条虫子,这叫A等于A。也就是在复多对象中,单位时间找见首要依存物的识辨反应,叫A等于A。
那么大家再看,形式逻辑的第二律叫排中律。它的哲学表述是A是B或不是B。它是什么含义?它的意思是当复多对象呈现,ABCD都出现,我要依存A的时候,B却在干扰我,我得不断地在A和B之间作出分辨,请注意我前面用识辨这个词,它在分辨的过程中得确定它所要依存的那个对象A,这叫排中律。可见排中律是什么?A等于A不能保持,A等于A被复多对象干扰,叫排中律。
大家再看,形式逻辑的第三项叫矛盾律也叫不矛盾律,称矛盾律比较合适。它的哲学表述是A不是非A。什么意思?它是讲A已经在排中律那里发生了动摇,已经很难确定,我得在诸多对象中识辨确定。我识辨完以后还得再度确认,我没有识辨错误,或者没有识辨扰乱,这叫A不是非A。它是A等于A,经过排中律A是B或不是B的识辨之后,再对A本身加以确认的动摇克服状态,所以它叫知性逻辑。请注意,我在这里表述什么叫“知性”?“知性”是复多对象发生动摇,发生确认对象的动摇,不得不产生判断行为,叫“知性”。大家注意“判断”这个词,叫判别求断。只有对象复多化才需要判别。如果你只有一个对象,比如电子只有一个质子,那么它就用不着判别。当对象复多化,你必须在对象中加以判别,判别完才能做出决断,才能发生依存反应,叫“判断”。所以在哲学上“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判别求断谓之“知性”,如果对象单一化叫“感性”,所以最原始的感性是不需要判断的。比如电子面对质子是不需要判断的,比如蟾蜍面对竖起来的条形物是不需要判断的,它就不在它的视觉范围以内。那么因此形式逻辑被黑格尔表述为是“知性逻辑”。
什么叫“理性逻辑”?对象复多化到无穷之多,我们已经无法在实体反映上,面对无穷多的对象产生推导反应,和A等于A的识别确认。于是我们必须把对象归类为概念,然后在概念上而非实在对象上处理模型推演,然后再回归实物反映,这叫理性运动。也就是理性运动是把对象抽象和归类简化为概念,然后做软性推理反应,其目的仍然是对复多对象加以判断。只不过这个时候硬态实物判断已无从进行,必须在软态逻辑概念沙盘上运行,这叫“理性”。
那么亚里士多德所表达的知性逻辑,“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这个表述本身是理性的,是抽象的,是概念化的,但它所回答和解释的问题,是知性判断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听明白我这段话的含义,就是形式逻辑处理的是知性判断问题,但不是像鸟那样处理成实物对象,而是在理性逻辑层面上,以理性概念的方式处理知性实物分辨状态的理性模型,而达成的效果是对知性逻辑反应形态的模型说明,这叫知性形式逻辑。它后来被沃尔夫和莱布尼茨追加充足理由律。就是当你做AB等判断的时候,你的判断得有延续性的根据。追加的这一条已经从知性逻辑进展到理性逻辑的过渡,这就是第四律不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中的原因,也就是充足理由律,已经表达为理性逻辑的后续中介状态。我想大家多少有点云里雾里,可我只能表述到这个状态。